走进呼和浩特市这座巨大的白色气膜网球馆,仿佛步入了一个连结未来与传统的运动新空间。馆内配备专业空气调节系统,保持着全年恒温恒湿。三片硬地场和一片红土场,依次排开,顶部的灯带延伸到场馆尽头,犹如一条时空长廊,这座新颖的网球馆正在改变当地人的运动方式。
在与来自蒙古国的年轻教练对拉时,我才得知她只有十九岁,她和弟弟一起在这里执教,是高中毕业后做为期一年的工作实践,之后将继续大学学业。她说蒙古国将网球列为中学必修课,乌兰巴托几乎每个区都有公共网球场,收费也很亲民,孩子们从八岁起就能接受系统训练,这也造就了许多年轻的专业教练。据说蒙古国教练将蒙古传统摔跤的爆发力训练融入网球教学,通过改良“搏克式”步伐,让学员在移动中保持更稳定的重心。
得益于地缘优势,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在多领域开展合作,网球便是其中之一,两地每年都举办“中蒙网球青少年夏令营”,这种跨境合作教育,不仅提升了两地青少年的网球技能,更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在网球普及率颇高的内蒙古,一名当地的学生凭借出色的网球特长,成功入读香港大学,他在申请材料中提交了多项网球比赛奖项,这项特长成为他录取中的显著加分项。
网球馆特意为蒙古国教练配备蒙汉双语翻译,陪伴整场训练。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让击球伴随着草原文化的悠长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