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总被误解为只能诉说苍凉。但当它吟唱起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歌时,我们才惊觉,那两根弦线所能承载的情感,远比想像中辽阔。
在香港中乐团即将呈现的“弦动江南──徐慧胡琴独奏音乐会”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香港首演的《长恨歌》──这部由美国作曲家亚历克西斯.阿尔里奇(Alexis Alrich)创作的二胡协奏曲,将开启一场跨越文化与世纪的对话。
一个西方作曲家如何理解中国历史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阿尔里奇给出的答案是:以音乐穿越时空,用二胡的歌唱性描摹贵妃的千般情态,更以交响化的笔触刻画安史之乱的时代巨浪。在她笔下,二胡不再是单一音色的乐器,而是能够同时展现柔美与戏剧张力的叙事者。
这场中西对话的诠释者徐慧,是香港中乐团的署理二胡首席。她出身中央音乐学院,扎根于香港这座东西交融的城市。由她来演绎《长恨歌》,恰似为这部作品找到了理想的载体──既能把握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又具备与西方音乐语汇对话的修养。
听惯了香港中乐团气势如虹的交响乐,分外期待徐慧的胡琴独奏“弦动江南”,除了《长恨歌》,还想听《二泉映月》的苍凉和《气冲霄汉》的铿锵,想听《如来梦.火》的玄思和《心香》的澄明。只需一场音乐会的时间,任由徐慧的弓弦引路,让二胡的可塑性如折扇般层层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