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优秀电影?我相信这是电影创作人一直追求的问题。有些创作人会说自己只想拍摄心目中理想的电影,不理会市场反应以至艺评人的意见;另外亦有些创作人只会考虑作品能否卖座,并不介意作品能否获得任何奖项。其实,除了一些纪录片或具有特别目标的电影,例如为了纪念某种特殊日子或事件而拍摄,其他电影只要在影院作售票式公映,那便是一种商业行为。观众购票进场观赏,都有权凭着个人喜好而对电影给予批评意见。当然,创作人接受与否,又作别论。近期上演的《风林火山》既是巨资制作,亦是一齣话题之作,能让观众产生两极反应,喜爱与否,见仁见智。
我认为《风林火山》是风格化电影。故事的处境虽然是香港观众熟悉的区域和街道,但角色们只述说为“城市”,并没有明言身处之地。电影开首之时,主要角色李雾童在隧道内的床铺醒来,然后从侧门外出至一个户外厨房,悠閒地喝杯蒸馏咖啡作早餐。这个景象到底是真实抑或是想像世界?导演麦浚龙从开首已为自己的作品定调。往后下来,“城市”环境一直在飘雪,角色们穿着深沉色调的大褛作服饰,退休总督察狄文杰身穿的西装甚至有破烂。或许导演希望角色全部“有型有格”,故此让他们身处寒冬飘雪的环境,以便穿着沉厚质感的大衣。
电影是影像先行的媒体,视觉效果尤其重要。出色的电影导演可以运用镜头变戏法,再加上剪接效果,为观众建构丰富的想像世界。《风林火山》着重光影想像,但是两个多小时的篇幅难以说清故事枝叶。当中有关黑道霸凌、警方禁毒,还有杀手卖命,三条主线将各人的命运交错。现在剪接而成的两小时版本,尾声时将各个主要角色重新连系,其实并未能解答观众各种疑问。倘若真有传闻的九小时版本,或许能成为立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