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往复,日日途经家门前的这条街,竟从未察觉转角静立着一座公用电话亭。玻璃外壳在晨光中泛着属于往昔的温润,尽管腰身上印有一圈“WIFI在此启动”,仿佛要努力追上时代的步伐,却被熟视无睹,无人问津。
如今的年轻人生活在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大抵很难想像那个“腰挂传呼机,满街找电话”的年代。那黑色小方匣在皮带扣上震响的瞬间,是整座城市最动人的密码。因为那震动代表着你在被寻找、被需要,于是你要找到最近的公用电话亭,去承接,去回应。小小的公用电话亭,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电影中,电话亭一直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戏剧空间。港产片中,它在《旺角卡门》《阿飞正传》《甜蜜蜜》中经历了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在《杀破狼》《天若有情》《黑社会》中见证了生离死别。放眼全球,公用电话亭是《22世纪杀人网络》(The Matrix,内地译为《黑客帝国》)中连接虚拟与现实的通道,是《超人》系列中超级英雄经典的变身空间,是《来电险事》(Phone Booth,内地译为《狙击电话亭》)中独特的悬疑舞台——这小小的空间,竟能容纳下人类最极致的情感爆发。
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香港这座城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多拥有过一千五百多座公用电话亭,如今已经剩下不到一半。不知何时,最后一个电话亭会在街上消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