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溜达到北海边上,特别是奥斯坦德那片风沙漫天的海岸线,就会发现这里藏着一群貌不惊人“味不休”的宝藏——比利时灰虾(Crevette Grise)。牠们体长不过四五厘米,通体灰色,扔进石头堆里能“隐姓埋名”一辈子。可偏偏也是这群“宅”在泥沙里的“社恐”,不出远门,靠一手“鲜”字诀,就把人类的胃紧紧“锁死”。
灰虾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栖息在北海沿岸的浅水区域。虽然比利时国土面积不大,但就这一段海岸线,在潮起潮落间带来了大量浮游生物,海水既不冷也不太暖,简直是虾的天堂。也因为这独特条件,灰虾肉质格外紧实,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鲜甜。如果跟其他虾类作比,南美大虾、澳洲龙虾宛如“肌肉男”,肉厚有嚼劲,却少了点灵活和俏皮;甜虾虽然人气高,但吃起来稍显单薄,有盖都盖不住的“人工气息”。这么一看,灰虾虽不走肥美多汁路线,可妙处就是“小而精”,口感仿佛浓缩了大海的精华,鹹甜、饱满,在淡淡的矿物质香气后,还有一轮北海抄底的印记,不腥不腻,层次分明。
更特别的是牠的捕捞方式。因为隶属野生选手,要渔民们骑着高头大马,一边踩着退潮的湿沙,一边拉着特制的网兜缓缓前行。马蹄踏海浪,渔网在水面下轻轻扫过,画面就好像从中世纪走来。的确,这项世代相传的手艺,在十多年前就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比利时人对灰虾的执念有多深。
上岸的灰虾很娇气,新鲜期不过两三天,一旦冷冻就没了灵魂,最好现捞现吃。还有一道经典料理叫虾塞番茄,把圆润多汁的番茄挖空,将灰虾用蛋黄酱、盐、胡椒拌好就可以装盘,鹹甜交织,绵密柔滑。果然,大海的馈赠从来不挑人,只等你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