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普通读者/一种教人成长的快乐 (上)\米 哈

2025-11-17 05:02: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艺术家创作时、外科医生动刀时、登山者攀越峭壁时,都曾描述过这样的境界:时间失去了意义,世界缩成一个专注的点,而那点里,恰好是愉悦感的所在。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flow)经验,正是为了解释这样的正面情绪。当挑战足够高、能力足够应对、专注足够深时,人的意识会流入一种连续、自然、不费力的状态,那一刻,没有自我,只有行动与专注的合一。

  这样的快乐,不是刺激的兴奋,而是一种内在的安静满足。契克森米哈伊把心流归纳为九个特征: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回馈、高挑战与高技能的配合、行动与意识的合一、专注、掌控感、忘我、时间感的改变,以及内在动机。

  这些心流的条件看似理论,其实隐藏着对“活着”的深刻理解。当人完全投入于某件事,专注地完成一个自我选择的挑战时,快乐不是目标,而是过程的副产品。这让人想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写道:“幸福是一种灵魂依德性的活动”,它是一种“活动中的德行”。心流正是如此的幸福,它要求我们活在行动里,而非结果里。在心流里,我们不再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做的本身,已是理由。

  心流,不只属于艺术家或运动员,它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的日常里。当我们煮饭时全神贯注于火候与香气,当我们解决一个难题而忘记了时间,当我们在谈话中真诚地倾听,这些时刻,都可能是心流的过程。心流的条件不是外在的,而是与内在的匹配。挑战过低,我们会觉得无聊。挑战过高,我们便焦虑。只有当挑战与能力相遇,心流之门才会开启。

  契克森米哈伊指出,心流经验之所以重要,更在于它促进了“心理选择”,人会主动选择那些让自己进入心流的活动。当我们重复这些活动,技能会提升,挑战也随之上升。换言之,心流是一种教人成长的快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