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道尽了人世间沧海桑田的变化和荣辱起落的感慨。沧桑感对于来自高门巨族的旧王孙而言,可能要比常人来得更为强烈,体会也更加深刻。读美籍华人遗传学家赵守偀的《赵守偀回忆录:从大帅千金到美国遗传学家的两代传奇人生》,我从赵守偀母亲、“大帅千金”张怀瞳的跌宕人生中,看到了“王谢堂前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后的别样姿态。
张怀瞳是张作霖的女儿、张学良的妹妹,十八岁时嫁给了前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儿子赵世辉,由于女儿赵守偀是白崇禧四儿子白先忠的太太,因此她也是白崇禧的亲家。由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剧烈动荡,张怀瞳很早就和夫君一起移民美国──这就使得这位自幼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千金大小姐,不但走向了“民间”,而且还落入了大洋彼岸的滚滚红尘。这对张怀瞳而言无疑要面临双重的人生考验:既要适应平民生活,更要适应西方文化,其艰难度可想而知。身处美国的张怀瞳也曾想把英语学好,然而由于在英语学习时考试不及格分数被示众,使她从此放弃了学习“蟹行文”。身在异国,经济压力,语言不通,精神苦闷,导致她与赵世辉的情感、婚姻出现了问题,对患有行动障碍的二儿子下手颇“狠”,并与女儿相处时也有很多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然而饶是如此,她仍然在一个并非总是友好的环境中顽强图存:不但与丈夫和友人一起创办“业余”京剧戏班以弘扬中华文化,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秉持中国“规矩”,坚守中国伦理。在她与赵世辉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儿子赵守伦成了世界级的妇产科专家,女儿赵守偀博士则是著名遗传学家并任大学讲座教授。虽历经磨难,张怀瞳取得的“成就”却不平凡。
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