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故事 > 正文

“用脚底板跑出大新闻”——孟秋江与《大公报》

2018-06-11 16:17:27大公網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孟秋江,中国现代著名新闻记者,出入于民族危亡的枪林弹雨之中,困守危城废墟之间,不惧不屈,奋斗到底。冒着生命危险,“用脚底板跑出大新闻”,在民族危亡之秋为我们留下了百姓遭敌蹂躏、中国军民奋力反击浴血奋战不可多得的珍贵一手资料。

孟秋江(1910—1967 年),原名孟可权,常州北门人,中国著名新闻记者。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孟秋江是中国老一辈进步的新闻记者。从西北到香港,从天津《大公报》到上海《文汇报》到香港《文汇报》,孟秋江的一生和中国的新闻事业紧密相连。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孟秋江文集》

协助范长江出版 《中国的西北角》

  孟秋江协助范长江出版了其著作《中国的西北角》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孟秋江离开上海训练自治所欲投奔十九路军抗日,因《淞沪停战协定》的签订,未成此行。之后到甘肃寻找生计,谋得张掖县城一个公务员的职位。

1935 年,孟秋江遇到了范长江,两人志同道合,相约做旅行记者。1935 年冬, 孟秋江和范长江在西北地区采访,发表大量旅行通讯。1936 年夏天,孟秋江协助整理了考察西北的全部旅行通讯,编成了范长江的著名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

《中国的西北角》一经发表,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美国著名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走向民众调查访问。随着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进入西北,宣传红军,宣传延安,形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局面。

  纪录片《一份报纸的抗战》中的孟秋江

受命《大公报》 深入一线报道抗战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孟秋江作为《大公报》记者,参加了南口、平型关、潼关、徐州、中条山等战役以及江西东战场的采访报道,发表了《南口迂回线上》、《烽火潼关》、《大战平型关》、《晋东鏖战记》等许多战地通讯。

这些战地通讯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战局的发展。他从一个新闻记者的角度,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用大量的事实展现日寇对中国人民烧杀掠抢的暴行,号召百姓与抗日将士同仇敌忾、奋起抗敌。

  左三为孟秋江,平型关大捷后,摄于太原八路军办事处

以笔代枪  振奋人心

  刊登于《大公报》的孟秋江著名通讯——《大战平型关》

孟秋江以战士的姿态奔走,以笔代枪,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从事新闻报道,生死命悬一线。孟秋江在《大战平型关》的通讯中提出的“记者的道德,即尊重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就是根据事实说实话的一个原则”,赢得了广大抗日将士和读者的赞赏。

《大公报》派驻孟秋江任南昌记者,负责采访东战场消息期间,他发表了《江西大战的前夕》、《庐山脚下的难民》、《湘北大捷的经过》等通讯。孟秋江深入战场一线跟踪报道,“用脚底板跑出大新闻”使得全国人民能够通过《大公报》如实地了解实时战况,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斗志。

重温孟秋江的战地通讯,仍能感受中国军民抗日战争中同仇敌忾、气吞山河的画卷,这些通讯也大大地丰富了抗日战争的史料。在这些字里行间里,让人分明看到了一位面对日寇的屠刀,视死如归,以笔代枪、英勇作战的战地记者的伟岸形象。

经周恩来安排采访毛泽东

随着这种随军采访不断深入,孟秋江的思想也在发生着转变。孟秋江在家书中说自己“在中国社会第二个变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影响孟秋江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与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直接接触。孟秋江在西北考察和在华北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延安的重视。在太原八路军办事处,孟秋江聆听了周恩来同志的抗日形势报告。

抗战初期孟秋江从延安发给《大公报》的电报

1937 年冬天,孟秋江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访问毛泽东,把与毛泽东的谈话发了专电,向国内外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对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和树立持久战的信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开延安时,毛主席赠送了马列主义书籍予孟秋江。

1937 年 11 月 11 日,太原弃守,孟秋江跟随周恩来、彭雪枫,和国民党军官卫立煌、孙连仲、傅作义等同坐一辆军车向汾河撤退。在渡过汾河的惊险场景中,孟秋江感受了周恩来、彭雪枫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领袖的教导和人格魅力对孟秋江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较大影响。

  1937年秋,周恩来、邓小平、彭雪枫在山西

培训青年记者 支持前线新闻工作

  孟秋江(后排左四)与国际新闻社同人合影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和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组织。孟秋江是“青记”的发起人之一、“国新社”的创始人之一,参与领导过“青记”和“国新社”。

孟秋江任“国新社”经理,负责桂林总社的日常管理时。当时该社严重缺乏经费,孟秋江便拿出自己的稿费等钱物进行支持。他和范长江、陈同生等人组织举办“战时新闻工作讲习班”、桂林“暑期新闻研究班”,和陆诒、夏衍、冯乃超、张铁生、杨冬莼等人分任战时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编辑、国际形势讲话和对敌宣传等课程的讲师。孟秋江还同范长江、邵忠汉、陆诒、黄药眠等人合著了《怎样做好新闻采访工作》学习册,作为“国新社”记者及通讯员的学习读本。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历史名单

1939年5月,范长江自桂林赴重庆,孟秋江作为代社长主持桂林“国新社”工作。1940年,随着国共关系趋于紧张,政治环境日益恶化,孟秋江领导社员们响应中共的方针政策,宣传“抗日、团结、民主”。孟秋江重点培养了陈子涛、吴承德、唐海、任重、林珊等骨干记者,专门组织力量宣传中共领导的军队击退日军、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率军收复南宁、爱国人士陈嘉庚抗日救国等事迹,并且同国军中央军杜聿明建立了统战关系。抗日战争进入新阶段时,孟秋江将大批经过专门培训的青年记者送往前线,赴敌后中共抗日根据地及游击区开展新闻工作。

皖南事变后,孟秋江在中共的领导及国民党内反蒋派核心人物李济深的支持下,仍留在桂林“国新社”,一边坚持发稿,一面暗中将桂林的“国新社”社员及文化界、新闻界亲共左翼人士分批送至重庆及香港,并帮他们找到工作,作为身份掩护。最后孟秋江离开桂林抵达香港。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刊物《新闻记者》创刊号封面、目录(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创立日——11月8日被确定为中国记者节)

曾任香港《文汇报》社长

1949 年 1 月 15 日,天津解放。周总理指示孟秋江和杨刚随部队进入天津,接管《大公报》,改组为《进步日报》,孟秋江任《进步日报》经理。

《进步日报》 于1949年2月27日在解放后的天津创刊,是解放区新创办的第一份民营的报纸,她的前身是天津《大公报》。《进步日报》经理先是徐盈,后为孟秋江,总编辑是宦乡(后为张琴南) ,主笔杨刚,副总编辑有李纯青、李光诏、赵恩源等,该报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在知识界、工商界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该报出版了三年零十个月, 共1400号,于1952年12月31日停刊。

  《进步日报》历史版面

1953年,上海《大公报》奉命迁津与《进步日报》合并,以《大公报》原名出版,是一张以财经、国际宣传为重点的全国性综合类报纸;1956年北京大公报社新楼落成(即今北京西城区永安路北京邮局大楼),天津《大公报》迁至北京出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到来后,《大公报》于1966年9月被封停,更名《前进报》出版,只办了45期,随着首都各报纷纷停办,《前进报》无法抗衡,于当年12月29日再次被红卫兵封停。

  孟秋江(右)与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首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交谈

1962 年,孟秋江担任香港《文汇报》社长,同时接管原来由廖承志领导的香港《循环日报》。在香港,孟秋江按党中央的指示,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开展国际新闻、统战工作,主动积极地团结香港各阶层的力量,争取各国和各地区认同和支持中国对香港的政策。

孟秋江不仅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民进”、“民盟”的筹备、创立和发展,对北平和平解放,对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67 年 3 月 16 日,孟秋江在北京遭受“四人帮”迫害含冤逝世。文革结束后,1980 年 4 月 28 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孟秋江同志追悼会”。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