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故事 > 正文

激情中飞扬的女记者——杨刚与《大公报》

2018-08-17 07:27:29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杨刚为《大公报》著名女记者之一,演绎“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甫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即为副刊“环上甲冑,披上战袍”,她提出:“《文艺》副刊在这风雷剧变的局势下,……永远是帅字旗下的‘一名小兵’”。她采写的《美国通讯》,文笔犀利、论述精辟,在描绘五光十色的美国社会的同时,分析繁华背后潜伏的危机,鞭挞敌视中国的美国卑劣政客。
 

图:杨刚(1905—1957),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与彭子冈、浦熙修、戈扬被誉为后方新闻界的“四大名旦”。

杨刚出身豪门望族,却走上革命道路,一生清贫,无欲无求。她是一名出色的记者,一位知名作家,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运筹帷幄的外交家;同时,她还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她的《美国通讯》在解放战争期间,曾风靡一时;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她是十四位记者代表中唯一的女性。

杨刚的一生都在奔波中度过。她的话不多,但善于雄辩。她有一个女儿,但是与其团聚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两年。她用火一样的热情燃烧自己的生命,点亮他人心中的明灯,点燃新中国革命的火种;她以短短的一生,为革命史、文学史和新闻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浩烈之徒  意志坚贞

 

图:杨刚手迹

杨刚,原名季徽,家中排行老七,1905年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杨刚继承了母亲的果敢、父亲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开明的家庭、严厉的家教、迂腐的私塾和动荡的年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杨刚童年的生活画面。

1922年,杨刚进入英文授课的南昌葆灵女子学校,改名杨缤。在“葆灵”几年中,杨刚已经开始写作,曾用笔名贞白、李念群、左洛伊、杨刚全,是学校公认的才女。杨刚在入校后不久接受了洗礼,但“五卅惨案”的发生动摇了杨刚对基督教的信任。动荡的年代没有使她迷乱,反而让她认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坚定了为人民奋斗终生的信念。

1928年秋,杨刚免试进入北平的燕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当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清华燕京支部,作学生工作,兼作农民工作。1930年,杨刚在五一反内战示威游行活动中不幸被捕。她是这次游行中被捕的唯一的女性党员,但却表现出和男性一样的坚强革命意志。夏衍曾给杨刚下过一个评语,称她为“浩烈之徒”。

名记潜质  初露锋芒

 

图:学生时代的杨刚

1933春前往上海,杨刚投奔胞兄杨潮,结束了这段在北平战斗的年轻时代。同年,杨刚应邀作为燕京大学新闻系美籍教授斯诺的助手,编译一本当代中国新文艺作品选集《活的中国》,负责推荐和翻译工作;同时用英文写了《日记拾遗》,收进该选集,署名“佚名”。后翻译成中文改名为《肉刑》,于1935年4月发表在《国闻周报》上。

她还在《国闻周报》、《榴花文艺》上发表了《肉刑》、《殉》、《爱香》、《母难》等短篇小说,翻译并出版了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商务印书馆出版)。杨刚的创作十分注重对人物生活环境的细致描写,着重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状态。

1936年10月,杨刚被介绍到《大众知识》担任编辑职务。在创刊号上,她发表了《境与真》一文,讨论文学作品的境界与生活的真理之间的关系。《大众知识》虽然出版的时间不长,杨刚在上面发表的新闻性通讯和评论也仅各两篇,但已经足以证明,杨刚具备了成为一名出色记者的潜质。

才华横溢  后世楷模

1938年,杨刚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她把毛泽东的名著《论持久战》译成英文出版,把中国共产党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传达给全世界人民。而杨刚的文学创作也展现了一次高潮,撰写大量散文,出版了散文集《沸腾的梦》,其中一些篇章还被权威人士建议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其后出版的历史小说《公孙鞅》、长篇小说《伟大》、政治讽刺诗《我站在地球中央》,均是她在这一时期的杰作。

1939年9月1日,杨刚正式开始在香港《大公报》工作,接替萧乾,担任《文艺》和《学生界》两个副刊的主编。在她的主持下,两个副刊增加了来自敌后游击区作家的战地生活报告等内容。据统计,《大公报》香港版《文艺》副刊共发表延安作品118篇,其中萧乾主持期间发表44篇,其余74篇都是由杨刚编辑发表的。

除了正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歌颂敌后军民的感人事迹之外,杨刚在主编《文艺》副刊期间,还敢于大胆揭露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腐败黑幕。

1939年10月,《文艺》藉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之机,在香港文艺界发起关于“民族文艺”问题的讨论。许地山、刘火子、黄文俞、郁风、刘思慕等十多人参加了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纪要在《文艺》副刊上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民族文艺”一度成为了香港文艺界的热门议题。一年后,杨刚发起“反对新式风花雪月”的讨论,再次在香港文学界引起了更为热烈和广泛的反响。另外,她负责的《学生界》副刊特别重视关注香港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通过互动的方式将副刊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再拉近。

杨刚这块好钢在担任副刊主编的这两年零九个月里,在香港《大公报》副刊上刻写了一段难以抹去的历史。杨刚的文字、工作方法与工作热情,至今仍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深入战地  前线传稿

1941年12月25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她与茅盾、邹韬奋等文化界人士由周恩来安排营救离港,1942年6月抵桂林《大公报》,继续编《文艺》版。

杨刚的记者工作,大约由1942年7月开始,她以《大公报》特派记者身份,与澳洲记者贝却敌到东南前线战地采访,作为战地记者,她从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发出新闻通讯十余篇,反映国民在日寇铁蹄下悲惨状况,大众强烈抗日的要求,中国必胜理念,前方将士英勇拼命杀敌的精神。这一系列的报道,载于《大公报》重庆及桂林版,在读者中激发起抗日决心。

美国通讯  风靡一时

 

图:杨刚作品《美国札记》(通讯集)

1943年,《大公报》任命杨刚为外交记者,兼《文艺》版主编。她的主要精力放在外交记者工作,她的才华引起周恩来关注,在周恩来的影响下,杨刚以《大公报》记者身份,与美国驻华使馆官员和美国记者来往,从事国际关系工作,她一口流利英语,谈笑风生,外国人士喜与她交往,她的表现受到周恩来赏识。

1944年,杨刚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学习。1945年3月,杨刚接受美国自由世界协会邀请,到美国南部考察旅行。从美国南部回来后,杨刚担任《大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此后,她以特派记者身份出席美国总统杜鲁门记者招待会,成为第一位参加美国总统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的中国女记者。她的报道亦比较透彻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趋向,使她成为名记者,“美国通讯”也成为《大公报》驰名专栏。

 

杨刚发表的《美国农村生活又一角》

鞠躬尽瘁  蜡炬成灰

 

图:杨刚(左)一九四六年与赖来力、史沫特莱、陈翰笙合摄于美国

1948年8月,杨刚从美国归来,回国后接受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推动《大公报》走向人民阵营。杨刚住到总编辑王芸生的上海家中做工作。接着杨刚进入华北解放区,1949年天津解放后进驻天津《大公报》,担任副总编辑和党组书记,随后将其更名为天津《进步日报》。上海解放,杨刚再次随军南下,主持了解放后上海《大公报》的工作。

1949年10月1日,杨刚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委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二十四小时后,用激昂的文字写下《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1950年杨刚获任外交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秘书,后任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一九五四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同年四月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外交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杨刚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秘书,协助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出谋划策,深受器重,后转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在中美谈判期间,杨刚凭借对美国社会、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运行机制的深刻了解,对美国政治经济的透彻分析,成为周总理指挥谈判的重要依据。

1955年春,杨刚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分管国际报道。成为《人民日报》编委中唯一的女性。

1957年夏,杨刚参加整风反右运动,6月9日以“金银花”的笔名发表诗作——《请让我也说几句气愤的话吧》,同年10月7日突然告别人世,享年52岁。

责任编辑:莫英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