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故事 > 正文

文化经纬/大公报上的“津津有味”\马浩亮

2022-06-06 04:24: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公报刊载《天津的小饭馆》。\作者供图

  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七年,立足天津的新记大公报,在吴胡张三驾马车的率领下,渐成影响远达全国的报业巨擘。“有容乃大,包罗万象”的大公报,不仅涵盖政治军事、经济商业、艺术科学的重要新闻、评论、知识,即便衣食住行等报道,亦有声有色,“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永利南开大公报,银鱼紫蟹大红袄。”天津人的日常,离不开大公报,也离不开“银鱼紫蟹”等吃食。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四日起,大公报连续九日,在《本市附刊》头条连载了一组《天津的小饭馆》,堪称一部简洁版的天津美味指南,名副其实的“津津有味”。作者的写作缘由是华界繁荣没落后,大饭馆纷纷迁入租界,有感沧桑巨变,便将目光聚焦到“普遍在中小社会里的小饭馆”。立意非常明确:“倘为摆动阔绰,自当走向大饭馆里──那里只能给你一种奢侈印象,钱多费了但仍不敢保你吃得饱;若为吃饭而吃饭,则须往一般平凡的饭馆走去。”

  因此,作者精细素描了路边摊、宵夜、二荤舖、小酒馆、清真馆、包子舖、素菜馆,有知名的老字号,也有摊贩叫卖的包子、煎饼、玉米饽饽……这从各篇的小标题就可直观感受出来:《宵夜饭馆各式皆备》《劳动阶级席地而食甘之如饴》《饺子大饼别具一格》《羊肉包舖生意独盛》《冬令既届涮羊肉大利市》《秫米饭舖点心齐备》等,无不透着浓浓的烟火气和市井味道。

  比如“小热酒舖”,“门外只悬着一个酒壶的模型当做招牌,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酒菜,如鹹花生、辣白菜等”“负苦的人只有三十个铜子的大饼,两个铜元的咸菜,便已解决了问题”“更经济些的,拉洋车的,随便有几个玉米麵饽饽──只要两个大铜元一个──也一样抵得一日之粮。”

  “猪羊肉包子舖”,则高档一些,各馅锅点,里面有虾仁、蟹肉、海参、鸡子等,普通馅则只有肉,众口同养。而“饺子舖”──“饺子俗称‘老虎爪’,饺子舖为供给迅速、伺应敏捷起见,多在午饭前,很早把饺子煎出多许,放在一旁,到‘饭口’忙时,只重新放在锅里加上香油,便可卖钱。”

  至于天津的地方特色小吃──煎饼,文章则写道:“在法租界劝业场、马家口、日租界四面鐘、新旅社前,更有一种专门卖‘煎饼果子’的,也一直卖到夜深三四点钟,虽是一种宵夜点心,亦可视做夜饭的”。根据天津地方学者的考证,这是“煎饼果子”一词,首次出现在报纸这一大众传媒上。前些年,围绕煎饼究竟是“果子”还是“馃子”曾引发了两派之争,而大公报的写法,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天津的小饭馆》组稿,还记录了当时天津饮食的诸多新现象。比如《素菜荤做的有艺术头脑》,“把素的豆腐面筋豆皮等,特制成鸡鱼鸭肉等荤菜模样,甚具匠心,颇有艺术头脑。”又如,一些主要为洋行华人雇员或青年学生提供便餐的饭馆,为了招徕顾客,争相利用新式的女招待做噱头──“因此,‘本馆新添女子招待’的招牌,便与‘本馆新添什锦火锅’的招牌一样摆列门首。”

  不同地方特色的饭馆,在天津也有不同的际遇变迁:“山西馆在晋系(阎锡山)执政时,很曾兴盛一回,这里的食品,有许多是不与一般饭馆相同的,如‘刀削’‘拨鱼’……只是为趋时尚,便很有些山西馆数典忘祖的,只管拿他们不能擅长的食品飨客。至于所谓的南式饭馆,则因口味的不同,顾客以江南客籍人维多,诱因价钱昂贵,津人亦唯有中小资产阶级偶一尝试而已。”

  由于作者是地道天津人,对于各式美食分布,瞭如指掌,娓娓道来:“南市一带,在燕乐升平对过,有二荤馆久华春、山东馆聚合楼和岳阳楼三家,以外盛德里,侯家后,西关外,西南成交,河北大街……各式小饭馆,包子舖,饺子舖,卖豆沙各馅包子附带‘嫩肉’的小馆,卖五香酱牛肉的饭舖……”俨然如一副民国天津版的“清明上河图”。对于研究近代天津社会、商业、餐饮业,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这也是大公报“笔录历史”的另一种特殊作用。在这张大报的双甲子历程中,不仅仅有历史风云的宏大叙事,更藏着升斗小民饮食起居的种种细节。

  我们还有必要记住这位作者。这组活色生香的报道,署名“墨农”,即当时大公报采访部负责本市新闻的记者林墨农。从文字笔触来看,这位参透饮食经、大得生活趣味的报人,似乎是个优哉游哉的小市民。其实,他又是一位英勇无畏、顶天立地的好汉。

  一九三七年八月,天津沦陷,大公报主力人马播迁上海。大公报采访部主任并兼本埠新闻编辑顾建平,以及两位老部下林墨农、孔效儒,加上原天津《益世报》记者程寒华,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用铁丝、网布、废旧胶辊自制了一架誊写油印机,并天天到一位友人处“借听”广播收音机来收集消息,出版了秘密小报《高仲明纪事报》,宣传抗日。

  四人分工新闻、特写报道、社论、短评、印刷、秘密派报,大受爱国市民欢迎。从创刊首日只印三十份,两个月后印量就达千份。此事后来引起日寇高度注意,一九三九年九月终被日本宪兵队搜查破坏。林墨农等人提前获知新消息,安全撤离天津到了大后方。坚持每日秘密出版达两年之久的《高仲明纪事报》从此画上句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