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糖艺面塑传承人史作玺:手艺人须守艺传承人重传诚

2018-11-13 13:55:38大公网 作者:吴千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史作玺持续创新,使人物更传神、用色更丰富。图为其作品《杨贵妃》。记者吴千摄
     
    “爸爸,你看他在干嘛呢?”、“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啊?我也想要一个!”......金秋时节,作为民间民俗展演项目之一,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糖艺面塑项目传承人史作玺携糖艺面塑工具亮相哈尔滨文化公园。一班小朋友前来围观,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紧盯他的每个动作,叽叽喳喳地研究他的手艺。
     
    史作玺,是史家糖艺面塑第五代传人。据他介绍,糖艺包含吹糖、拉糖、扯糖、浇糖、炒糖等,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和厨艺装饰。而面塑,以前叫「面花」、『捏面人』,是从民间传统的蒸花馍演变而来的。清末时,这两种艺人多聚居北京、天津、河北,当时的面塑主要用作孩童玩具,糖艺则成了孩子能看又能吃的零食。
     
    钟情面塑特制新工具
     
    “与吹糖相比,我更喜欢面塑,面塑做人物比较难,尤其是面部表情,但我却特别喜欢研究。”为了让每一个细节更精美,史作玺特意制造工具用作造型,“从前做人物的手就用齿缝特别细的篦子(梳子的一种),压一下意思意思就完了,但现在通过剪和微塑,让手指分开,尖端纤细,更具美感。”他说。
     
    凭着这份执着,史作玺创作的《老有所乐》、《红楼十二钗》、《春夏秋冬四君子》等系列作品,频频斩获国内及省市各大奖项。
     
    出国交流增文化自豪
     
    “这些年经常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外国人对我们的传统工艺特别欣赏。记得在日本表演的时候,参观者站在我的展位前特别感兴趣,非常自豪。”史作玺说。
     
    自2012年起,史作玺定期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高校授课,至今累计教授学生近千人。“其中还有留学生课程,他们对面塑非常喜欢,有几个美国学生学得特别认真,说要把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带回家。”他说。
     
    在史作玺的工作间内,香港文汇报记者看到了大大小小、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面塑作品,这些都是他竭力改良材料后制成的。“有人曾建议我放弃改良,改用色彩稳定、可塑性强、易保存的软陶。”史作玺说,“当时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决不会使用面以外的材料来制作,因为改变了原料的材质,面塑这份传承的性质就变了。”
     
    改进原料守用“面”传统

      受材料限制,早期面塑易变色,影响美观度。香港文汇报记者吴千摄
       
      “你现在看到的作品色彩都特别鲜艳,存放多久都不会变色,也不会碎裂,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史作玺告诉记者,最早的面塑材料十分单一,面粉和糯米粉用开水烫过后,加入盐、猪油和蜂蜜拌匀再进行配色,“会变色,也易干裂,有的还生虫。”
       
      史作玺根据面的特性调整搭配比例,有时候还跑到食品加工厂请教什么材料无害还能持久保持形态,同时具有防腐、防裂、防霉的效果。同时,面的配色也经过了很多改良和选择,从开始的染布颜料到油彩、食品色素,再到如今使用的广告色,不停地尝试,终于以创新方法保住了传统美。
       
      儿子继承衣钵
       
      “想找到一个肯下功夫、用心钻研和传承这门手艺的人真的很难。”史作玺表示,这门手艺从街头表演到如今成为一种非遗项目,其中蕴含的技艺不只代表操作者个人,更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时代、一片地域、一群人的记忆。
       
      “以前在一个核桃上能微雕出三四个人,现在需要带花镜,而且有的小细节看不清楚也做不精细了。”史作玺不无遗憾地说。“为了培养传承人,在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教他,他现在也是黑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但只传承了面塑手艺,吹糖还不熟练。”史作玺说,曾经也有些学生跟他学过一段时间,但他们是想把面塑技艺学到后改行到餐饮业发展。
       
      “今后我想专门开一间工作室,在创作作品的同时,专门传授技艺,培养接班人。”史作玺说,传统文化必须靠有精力、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来继承,只有依靠他们,文化和技艺才能代代传播。
       
      150℃糖块手中巧化鼠

        史作玺表演的吹糖技艺吸引了许多“小粉丝”。记者吴千摄
         
        台上的小电锅中装着淡黄色糖稀,史作玺轻轻搅拌,从挑起的糖稀中快速揪下一块,不断抻拉揉捏着。
         
        150度高温的糖块,不允许他手上的动作有丝毫的停顿,他只好不断吹气防烫伤。他拿起糖块,用拇指按下深碗状并收好口,拉长糖块至笔芯般粗细并截断一半,留下一半向其中吹气,同时双手扶起被慢慢吹得鼓起的糖身开始造型,边吹边扭、边扭边揪、边揪边捏,整套动作趁着糖的热度一气呵成。不到一分钟,滚圆呆萌的小老鼠便活灵活现了起来,史作玺拿出一端蘸了热糖的竹棍小心地穿过老鼠的肚皮与背部相黏,孩子得了小老鼠满脸的喜意,群众啧啧赞叹。
         
        旧时好景一人养全家

          现场制作的HelloKitty面塑作品。记者吴千摄
           
          展演尾声,史作玺一边收拾桌面,一边对记者说:“糖艺面塑,曾经是可以养活一家人的营生,现在除非展演活动,不然很难看到这门手艺了。”
           
          史作玺15岁就开始以捏糖人谋生。“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我家祖祖辈辈就是以此为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我8岁时就能用面捏一点小东西,13岁起正式跟我爷爷学习,15岁就能独自‘闯江湖’,走街串巷卖艺了,跟着爷爷和前辈们几乎跑了大半个中国。”
           
          “八十年代初,糖艺面塑这种传统民间文化开始重现街头,特别新鲜,也非常吸引人,大家一看见有摆摊卖艺的一下子就围上来了,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能一直看到天黑。那时候的上班族月工资才三十几块钱(人民币),周末人多时,我一天就能卖一百多。”史作玺眼中充满了对旧时光的回忆。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