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新时代人居生活的“博物馆”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深圳开幕

2019-01-11 14:49:00大公网 作者:毛丽娟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作品《云骨竹柔》,以竹为材料,设计师利用计算机模拟云的形态  毛丽娟摄

    设计是当代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不仅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审美观念和精神境界,也引领着社会风尚,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1月11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展期从2019年1月11日持续至4月6日。 
     
    展览开幕式由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展览组委会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群致辞并宣布开幕,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长、展览组委会主任陈如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展览组委会副主任汪一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展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范迪安先后致辞。 
     
    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第一和第三层,八大设计版块用各自有特色的展览语言呈现。传统活化、形象传播、中国智造、科艺融合、智慧城市、城乡营造、质量空间、友好小区 8 个版块的 82 个案例 352 件(组)作品和方案全部向观众开放,全面展现出新时代中国设计、公共艺术的总体面貌,讲述了新时代中国设计、公共艺术与新生活的关系。在持续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观众可以通过这些设计触摸时代脉搏,聆听设计故事,感受美好生活。 
     
    记者看到,土家的织娘将织布机搬到了现场,莫干山的村庄化身为创意社区,北京的老胡同变为了有记忆的「胡同花草堂」,总是被焚烧污染环境的秸杆做成了有观赏性的秸杆塔,《韩熙载夜宴图》中弹琵琶女子的窈窕身影动了起来,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在西北戈壁中真正立了起来,婴儿吸发理发剪让宝贝舒适安全,海尔小U机器人成了孩子的“小伙伴”…… 
     
    此次大展的总召集人杭间表示,第三届展览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从第二届开始的 " 案例 " 概念和方式,突出问题导向,将设计和公共艺术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总体框架中,关注其社会责任及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凸显 " 创新引领 " 与 " 生活关怀 " 的理念。 他称,“这些经过精挑细选的案例都是怀抱善意的目的,着眼于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尝试呈现三年来中国在设计文化方面的追求,更侧重设计文化价值的挖掘。” 
     
    凸显 " 创新引领 " 与 " 生活关怀 " 的理念 


    “传统活化”,重新发现传统、认识传统 毛丽娟摄

    本次展览以 " 新时代  • 新生活 " 为主题,以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优秀成果。 
     
    作为一种发端于工业文明的改造生活的行为,现代设计本身的传统建立在以欧美为主导的大工业生产背景之上,但是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艺术,作为“在地”的物质生产,它最终要满足区域文化和多样性生活的需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设计师和消费者,中国设计也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 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重新发现传统、认识传统,将其与当代社会文化进行创造性结合,本土设计、东方设计、新中式等中国风格的设计渐趋活跃。 
     
    由策展人吴海燕、杨冬江带来的一系列案例汇聚了传统工艺活化、传统形制活化、传统材料营造空间、中国古典生活美学重构等作品。鲜活生动又多样化的设计,为传统经典注入当代活力,体现东方人文思想的开拓性与创造性。 
     
    伴随国家的强盛,中国设计在国家一系列“主场外交”等活动中积极参与视觉设计、室内及环境设计、活动系统整体设计、礼品设计等,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何通过设计更好地传达国家形象也是此次大展的思考所在。 
     
    在“形象传播”版块,可以感受到设计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部分的优秀作品,超越了一般概念化的解读或图解,逐步探索出一条有效传播的路径。 
     
    例如,G20杭州峰会形象设计中代表连接和沟通的线条与桥梁,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设计中的青岛元素;又比如2022年亚运会会徽的设计对“勇立潮头”的精神呈现,这些作品代表了国家在国际舞台的设计面貌,是国家文化和软实力的自信体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设计活动的规模和水平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中国设计逐渐开始形成基于千年文脉传承的东方视野,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形成品牌效应。由策展人颜为昕带来的设计周/设计活动案例,从本质上探寻本土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设计关注人民美好生活 
     
    艺术设计当随时代变化。“城乡营造”版块旨在探讨新时代的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为城市更新发展、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在城乡空间营造、城乡产业转型、地域文化发展、历史记忆保留、旧区改造更新、区域活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城市记忆案例关注了城镇变迁史。深圳中心区域的南头古城有1700 余年的建城史,近百年来逐渐被忽视、遗忘。都市实践从梳理古城历史信息入手,提取古城文脉,采用“以介入实施为导向、由点及面渐进式激活、以文化活动促进古城复兴”的发展模式,通过重塑古城文化和空间系统唤起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环境自觉,为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了不同的样本。 
     
    城市空间案例提供了微胡同、胡同花草堂、大院胡同28号改造等聚焦城市“微空间”的作品,探讨了艺术家、设计师主动介入,从而让社区更便利;百鸟林公共艺术装置、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非遗扶贫与传统工艺工作站则将助力非遗手工艺资源向生产力转型,推动乡村振兴;特色小镇的系列案例以及采风式乡村体验案例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更将公共艺术嵌入乡村。 
     
    据了解,第三届展览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案例”的概念和方式,突出问题导向,将设计和公共艺术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总体框架中,广泛挖掘2015年以来优秀设计和公共艺术成果,通过“案例”的组织,回应时代召唤,展示新时代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现场致辞中表示,希望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举办能够进一步凝聚起中国设计与公共艺术的创新力量,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意义的途径和方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