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两情相依 相看不厌:观顾平人物山水画

2019-08-27 10:49:29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顾平,1960年生于江苏镇江,祖籍江苏南通。中国国家画院画家、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研究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画院史》执行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

善画人物及人物山水、工书。其人物山水画称为“逍遥山水”,用笔洒脱,墨韵清逸,画面灵动。以魏晋人文为主创,心仪魏晋胜流。其《竹林七贤》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兰亭序》获江苏省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奖、《兰亭修禊》获2006年中国画展优秀奖。曾在北京、南京、无锡、常州、南通、泰州、徐州、济南、潍坊、青州、威海及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澳门举办个书画展。出版著作《绘事文存》、《中国古代宫廷画院考略》、《中国现代美术史》(参著)。发表重要论文“中国书画笔墨章法之共性”、“汉代美术中的伦理精神及其典范意义”、“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绘画考略”、“宋代画院制度与《清明上河图》创作”、“明代宫廷绘画的艺术成就”、“清代乾隆朝画院绘画状况探究”等。

《紫光映照》 68cm×136cm 2019年

顾平的逍遥山水与精神追求

(苏金成,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博士生导师,教授)

周末艺术:说一说您和顾平老师是怎样结缘的?

苏金成:顾老师之前生活在极富文化底蕴的南通,那是一个人文荟萃,也可以说是人杰地灵的地方。顾老师成长于那里,并在那工作了很多年。南通出了很多大家,比如范曾、范扬等。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文化人出自那里。能够在南方文化的氛围里成长多年,再去北方接受北方文化的浸染,因此,顾老师的山水画,以及他的性格、他内心的情怀就同时带有南方人的细腻平和及北方人的豪爽大气。顾老师调到中国国家画院工作时间不长我就认识了他。当时,我在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顾老师。他当时接受杨晓阳院长任命,担任国家重点社科项目《中国画院史》编辑写作工作的具体负责人。我们俩很投缘,一见如故。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协助他进行国家重点课题《中国画院史》的编辑与写作工作。相处了几年,他的为人、他的艺术,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秦腔》200cm×200cm 2017年

早期他是在南通工作,而我在南京的东南大学学习的时候对他早有耳闻,因为当时他已经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了,尤其是在长三角一带影响比较大。无论是他的艺术水平还是他的为人处世都为大家所认可。到北方之后,我觉得他逐渐融入到北方的生活以及北京这样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艺术圈,环境的改变对他的历史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周末艺术:有人说:顾平中国画“逍遥山水”打开了三种“不同空间”,一是打开社会空间,二是自然空间,三是精神层面的空间,对此,您怎么看?

苏金成:顾平的山水画极具个人风格。他的山水画是建立在传统笔墨与学养基础上的,是一种极具现代感的山水图式。

为什么说它具有传统的基础?因为顾平数十年来一直坚持从事水墨画的创作,他的水墨技法非常娴熟,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从技法的层面,他表现的手法更接近于南方的山水。而在题材上,他选择了以表现“隐士”为主的魏晋风骨,我觉得这是这他内心的写照,或者说是内在心性的一种外化。所以有人评价他的“逍遥山水”是一个社会空间,自然空间以及精神空间,这是有道理的。

《饮中八仙》34cm×68cm 2019年

在顾平少年乃至青年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这种磨难足以让他在年轻的时候体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顾平是一个外表非常温和但是内心却很坚强并有个人思想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里选择了魏晋山水这种风格来表现内心所思所想就是源于他的学习与成长经历。我们知道魏晋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老庄思想、隐士文化的流行,让许许多多文人以此为生存之道,甚至以此为标榜生命价值的符号。顾平经历的许多事情,实际上对他内心是一个磨练: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圆扇《赏花》2017年

有着不平经历的顾平,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温和儒雅的文人形象。我们每次看到他的那些以魏晋山水为个人创作题材的山水画,就在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逃避还是精神上的逍遥或是一种避世文化的呈现?选择逍遥题材的画家,是不是内心也一定很逍遥?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或许因为内心对曾经经历的磨砺的体悟,那种希望中夹杂着失望等种种情感的交织,最后才造成他对人世的这种看法。所谓的逍遥山水,这是一种精神的逍遥,恰恰是内心对人生理想的一种期望。是伴随着内心对世界的看法,逐渐沉淀下来,陶养为一种豁达的心性。这种心性最后外化成他精神上的逍遥。所以逍遥山水是顾平本性的善良、文人的情结与情感的无奈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作。

《和合二仙》68cm×136cm 2016年

周末艺术:能从您了解的角度介绍一下顾平对中国水墨画的探索吗?

苏金成:在笔墨的探索上,顾平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画家。他的用笔非常灵活,除了他对传统山水画皴擦点染技法的熟练掌握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一些西画的影子在里面。顾平的大学时期,与他前面一代人是不一样的。前一代人正好生活在“文革”期间。等顾平上大学的时候,“文革”已经过了。所以他那时受到了完整的学院派美术教学体系的训练。他又是在师范大学里求学,所以顾平有着综合的素养,这个综合的素养就不仅仅是中国画了,可能包括水粉、水彩,以及国油版雕等画种的艺术素养。

圆扇《春花诗吟》 2014年

宽广的视野、扎实的基础训练都最终融汇在他的山水画创作里。所以我们看到他的山水技法就不单是傅抱石的抱石皴,或者是石涛一路的传统技法,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他的人物画,看似传统,实际上也包含着很多很现代的元素:画面上既有人物画的线条,又有山水画皴擦点染。尤其他画的逍遥山水所呈现的画面,既有扎实凝练的线条,又有率意的泼墨在里面。人物的生动形态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山石、树木、流云飞瀑都表现得特别熟练、自然,给人以遐想的空间。他的作品有着统一的风格,这是一个成熟画家的表现。他让观者徜徉在他所描绘的魏晋山水里,尽情游走、逍遥自在,所以,他的作品被称为逍遥山水是有道理的。我曾经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过,顾平的逍遥山水画风在中国画坛,绝对是独树一帜的。他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文化,创造了一个新的图式——顾平逍遥山水图式。这种风格引起了当今中国画坛重要的画家、批评家、以及藏家的关注。

《洗象图》68cm×136cm 2016年

周末艺术:有些观点认为,“逍遥山水”将给艺坛抛出一个极具话题性的焦点问题,即中国画如何从真正的精神层面激活现实中的精神困境,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苏金成:很多人都认为画家的内心是快乐的,他就会画快乐的题材;画家的内心是悲伤的,他就会画悲伤的题材;画家的情感是激昂的,他就会画激昂的题材;画家的内心是平静的,他就会画平静的题材,其实不完全如此。我们看到顾平的逍遥山水,就会觉得他一定是内心很逍遥、很自在、很洒脱,我恰恰不是这样看。我觉得顾平的山水充满了对人生价值的判断与期望,有着一个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他表达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种寄托是以逍遥山水画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书法 《松阴酒香浓》 136cm×34cm 2019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画家需要通过绘画的创作来进行释放和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追求。画家的内心正是通过放浪形骸的逍遥山水来达到个人精神上的追求。如果画家内心沉重,画面也一直沉重,这样一来画家就会内心纠结,精神负担过重,或许最后会走向极端,比如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与他的《呐喊》。另外,我们常常看到有的画家创作的作品表现的题材很沉重,例如血腥的战争题材,凝重的历史题材,画面上有着人民受迫害的画面,这种题材与画面并不一定说明画家的内心一定是很悲伤的,画家只是通过画面的描绘来表现特定的题材而已。所以我们不要认为画家的内心和他画面表现是完全一致的,有时候可能是“相反”的。

顾平就是通过逍遥山水图式来表现他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人生价值判断的坚定信心。我觉得他是想让观者从他的画面里得到精神的逍遥,能够看到魏晋文人避世情怀实际上是对人生的坚定信念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魏晋时期的一些文人,达不到理想的目标而采取避世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让他们达到精神上的逍遥,可以更为畅快地通过诗文书画传达他们的人生情怀。顾平也一样,早年的生活经历让他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是一个善良、执着、有社会责任感并独具个人风格的画家。(记者/郎娟)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