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城市就像一座巨型美术馆

2019-09-05 11:58:43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当人们谈到美术馆与城市的关系时,有一座美术馆是所有人绕不开的话题。这就是1997年落成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20世纪末的西班牙北部小城毕尔巴鄂逐渐没落,这座地标性的美术馆建筑却通过艺术的影响力带动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让小城毕尔巴鄂一夜成名。一座美术馆拯救一座城市,这在全球美术馆史上都是少见的,因此也被称为“毕尔巴鄂奇迹”。

美术馆成就了城市,城市也成为一座“无墙”的美术馆,用自身的人文精神与城市美学,彰显着城市的美术馆特质。5月23~25日,来自旧金山、芝加哥、巴黎、北京、香港、成都等全球各大美术馆馆长相聚在知美术馆,一座城市有关“知”的场域被打开,它既吸引业内人士在这样一个平台中去交流、碰撞、分享艺术、知识与文化,也聚集那些知性、擅于思考、热爱学习的人群。成都的城市文化底色在有关亚洲艺术与美的论述中逐渐清晰。

美术馆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设施,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不少人看来,美术馆和城市的关系,也许就像肉体和灵魂。缺少灵魂的肉体,即便美丽动人,终究不过一副空皮囊。一般情况下,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有了建设美术馆的需求。美术馆兴旺发达,也能撩起一座城市的荷尔蒙,让城市心神涤荡、容光焕发。

中国人素有“家园”“故土”的文化传统,表达了一方人与一方土的关系。艺术学博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项苙苹认为,美术馆日益走向“日常化”,甚至一座城市就可以是一座美术馆。宽窄巷子表演茶艺的艺人,街头演唱的艺人们,都是城市公共空间里表演行为艺术的艺术家;城市街头的涂鸦作品,则是城市这座美术馆里的绘画艺术......

作为成都美术馆一员的知美术馆,其所代表的成都文化底色是什么?大约在五年前,知美术馆正式建成,坐落于成都新津县老君山脚下,它就仿佛一叶扁舟,悬浮水中,天光山色尽收眼底。“让建筑消失”是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核心设计理念,对于知美术馆而言,它并没有急于向外界展示自己,而是与周围连绵起伏的山脉、流水等景致融为一体,空灵寂静,隐其锋芒于山水之中。

“意象”、“意境”、“天人合一”,这是许多人眼中的中国美学的概念。也是知美术馆所代表的成都文化底色之一。成都是道家文化的起源地,美术馆所在的老君山是道家文化圣地。成都自古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作为国际重要汉学家,密西根大学名誉退休教授、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包华石(Martin Powers)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他也常作客国内高校,以一名西方人的视角诠释中国文化。包华石提出“艺术,分东西方吗?”“在全球化过程中,是否可以摒弃从前一些范畴?”等问题。

在名为“东西方美学及艺术根本性探源”的第一单位主题演讲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彭峰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美学的看法”。他表示, “美”是西方美学的核心概念,但它从来没有成为中国美学的主题。对于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同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但“美”不在其中。例如,叶朗将“意象”和“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稻田龟男则看重生成和动力在中国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彭峰试图围绕“之间”来组织中国传统美学,并且用它来解释中国视觉艺术特别是文人画的审美价值问题。

在彭锋的分享后,清华大学教授、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则追本溯源地从“Art”和“艺术”两词在翻译过程中形成的误解来看问题。刘东认为“Art”和“艺术”这两个词汇由于翻译而建立了某种虚假的对等关系,造成了中国文化话语范畴建立的被动。他讲到,艺术在西方看似无所不包,但其却恰恰不能包含中国的感性生活,譬如礼乐、酒器等。对于这一问题,刘东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说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多元一体的、全球化时代的人类通识,而这样的通识又是建立在各民族的国学之上,从而保证不同的文化间既有重叠又各有侧重,重叠的核心部分要有足够的确定性,各自侧重的部分,又要有足够的浓度,以确保其原生态与生命力。

“开放”与“东方”,是这场为期三天论坛的核心主题。 “东方”是我们作为东方国家、东方城市的本底姿态; “开放”是进入 21 世纪后,全球艺术深入交融碰撞所带来的结果。在主题演讲环节,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兼中国艺术总策展人汪涛均谈到了亚洲艺术,特别是中国艺术被国际社会所接受、追捧,乃至被推崇至国际艺术舞台聚光灯下的现象。

这正如诸多全球美术馆馆长相聚在成都,这座 3000 多年城址未变、城名未改,古老东方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完美融合的城市,这座正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以其“快慢结合”的生活美学与东方智慧,吸引来自全球的专业人士,共话亚洲艺术中国艺术。21 世纪, “东方艺术美学与东方城市文化”来到了全球的聚光灯下。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