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王驾林,1965年生于苏州,早年随吴门画派传人系统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1986年进修于浙江美院,2012年至2014年中央美院姚鸣京山水高级研修班结业,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姚鸣京教授山水画工作室助教,李可染画院苏州分院执行院长。
画园林
文/王驾林
说到园林,人们首先会想到江南园林甲天下的苏州,是的,园林对于苏州可以说不足为奇,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都能见园林,大的有几十亩地,小的则是几分地,但是苏式园林的元素都有了,亭台楼阁假山水榭,曲径通幽名贵花木,各有特色,园名则根据主人喜好而得,曲园、偶园、鹤园、听枫园、怡园、艺圃等等。苏州有大大小小几百家园林,目前对外开放的有十几个,最有名的也就是人们都知道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虎丘等,可是散落在周边的园林却也很多只不过外地的游客很少到那里了。
每当画家朋友知道我是苏州人,都会兴奋的说要来苏州画园林,但往往来开始画了却无从下手,看哪里都是景,看哪儿都想画,恨不得一下子画出整个园林,但最后是噼里啪啦拍了一通照片,在园林里听着评弹喝着碧螺春,享受这园林的惬意,买了园林的光碟,画了一些似乎有些苏州元素的风景画,带着遗憾,想着下次再来的愿望高兴的回家。
我在08年以前还不怎么画园林,那年策划了当代名家画园林的活动,在苏州的一家企业的赞助下做的很好,并且有一个很好的名称《对画园林》,以后那家企业有连续做了几年,也就成了他们的品牌。但是在08年的活动中我着实的画了一个月的园林写生,对我以后的园林山水画有着重要帮助和启发。以前画山水创作总觉得要画大山大水,经常去太行山、黄山等等名山大川,好像山水就是山山水水,但从08年以后,我喜欢画的就是园林山水画了。
其实园林就是古人将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在自己的围墙里浓缩,加上主人的再创作而成。建造园林的主人也不是一个凡夫俗子,并且不是一个人能完成,往往还有许多画家参与,苏州的园林在明朝最为兴盛,而明朝的苏州又是明四家的存在,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等都参与园林的设计和建造,拙政园就有文征明的参与,沈周等和苏州的各大名园都有关系。并且明朝以后的画家也画出来一批苏州园林的作品。
苏州的园林一直以来和画家分不开,吴昌硕、张大千、吴湖帆、吴待秋、李可染、吴冠中等等大画家,都有着画园林的经历,甚至家就安在园林中。当代的苏州画家也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造一个现代的苏州园林。可见每个画家心中都有个园林梦,或许许多多的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园林。
园林又叫城市山林,如今喧闹的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想往自然山水间,但是又无法实现,那就在城市中拥有一座园林,苏州人幸福,生活在园林城市中,哪里都有园林,哪里都是园林,因为苏州就是一个大园林。对我来说,到那个园林都能画画,不需要走多远就是园林,或许园林就是我的花园。这是许多外地画家都没有的。
画园林和造园林有着相似的感觉,古人在地上画画,我在纸上画画,古人吧真山真水提炼到园中,画家需要把园林提炼到纸上。造园林谓诗情画意,画画说的是气韵生动。造园讲叠山理水,画画考虑骨法用笔,造园要莳花载木,画画要经营位置。绘画有六法,造园也有六个基本要素。
画园林,如果照搬就不如用相机,画园林需要画出园林的灵,当画出园林的形只是翻版,画出园林的神可以说是一幅好作品,画出园林的灵,就可以说画有气韵生动了。造园者讲究的是诗情画意,园林六法和绘画六法其实是一个意思,中国最早的一幅山水画画的是园林,中国最早的园林设计师是山水画家,由此可见园林和中国山水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画园林需要读懂园林,理解园林,能知道造园林主人当时的心境,或许园林的主人是一个文人,或许是一个画家,也或许是退隐的官宦,或许事业一番风顺,或许是落魄退隐,但是苏州的园林基本是文人和退隐的官宦所建造,从园林的大门就可以看出,苏州园林的大门都是很小很隐蔽的,进门也不见院落,需通过几道门或拐几个弯方能见到开阔的水面或名贵的花木。园林里的每一座桥不会是平台和直的,或许主人想通过曲折通幽来伸展园林的袖珍,也许是主人暗示生活和做每一件事都不是容易的。更何况造园林时构思,一座经典的园林往往是几代人的结晶。
园林在每一天的每个时间都有不同的感觉。每一天去园林都有新鲜的感觉。或许园林每时每刻都会由着人的心境而改变,所以在园林中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每次画园林都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同样的一个地方每次画出的却是不一样的画面,或许就是我认为的笔墨随心的缘故吧,园林是山水画的真实再现,古人在造园是也是和画画一样从立意到完成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各种建筑格式,叠出寓意的山石,并在划分园林格局中会出现春夏秋冬的感觉,或许是大家闺秀不出院门就能知道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也许是主人为了每一年中能享受园中的各种花草清香,四季花卉。
我常常游弋于苏州的各个园林中,一种休闲,一种享受,泡上一壶茶,慢慢地画着画,没兴趣就喝茶,想画画就画一会,不紧不慢中每个季节也能画出不少写生作品,在写生中我会假装看看景色,其实画着自己心里的园林,在园林中写生是需要一个场景,一个好的环境和气场,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或许就能画出好作品,我是这样认为的,古人已经把园林建造的如此完美,我来画她一点不能画像他,因为画不像,画不出他的秀美,他的灵气,只能在他的中间借一些他的灵气画出自己的园林山水画。
每次画出一幅作品都喜欢起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但是每次都觉得俗气,无法贴切园林的气韵,也许没画出园林的灵修之气,也无法达到画面的气韵生动,矫揉造作间给作品披上一层文气,就给每一幅园林山水画起名叫《苏园记事》吧。
2008年策划参与《对话园林》中国南北中青年实力派画家邀请展。(苏州)
2009年策划参与苏州吴中——建国60周年当代60后中国画名家邀请展,(苏州)
2010年参加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举办的《爱我中华》优秀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0参加上海世博会《城市之星》优秀作品展,并作为外交礼品;(上海)
2010年《苏园记事》《逝水年华》《太湖游记》三组12幅国画小品入选为苏州轨道交通开通纪念册作品
2010苏州《笔墨随心》山水画小品展。(苏州)
2011年参展全国第三届中国画精品博览会(山东);
2011年入编《当代美术家》封面人物;
2011年入选建党90周年苏州美术大展;(苏州美术馆)
2011年在宜兴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举办《水墨怡情、笔墨随心》个人画展。
2012年策划《当代中国画名家江苏行》山水画展,苏州常熟文联美术馆
2012年参加全国中国画节,山东潍坊
2013年《笔相悟道》姚鸣京师生展北京雍和家园艺术空间
2013年《笔相悟道》姚鸣京师生展山东烟台美术馆
2013年《笔相悟道》姚鸣京师生展海南博物馆
2013年策划参与首届《吴中山水尽可染》国画精品展,李可染画院主办,(苏州)
2014年《笔相悟道》姚鸣京师生展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4年《画北京、园林写生》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4年策划参与第二届《吴中山水尽可染》中国画李家山水画展,李可染画院主办(苏州)
2014年《杏坛绘事》当代中国画邀请展、山东济宁运河美术馆
2015年策划参与《水墨江南 古吴今风》中国画五人联展,苏州古吴轩画廊
2015年策划参与《古吴雅韵 玉阳和风》当代中国画邀请展,李可染画院苏州分院美术馆
2015年策划参与第三届《吴中山水尽可染》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作品展
2016年参加第六届中国画节《写意,当代中青年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2016年参加苏州第三届《六月风》中国画展
2016年策划和参与《桃源画会》首届邀请展,苏州吴中区文联
2017年举办个人花鸟展《那些鸟事》宜兴
2018年策划并参加《水墨江南》中国画联展
2019年策划参加第四届《吴中山水尽可染》中国画邀请展,李可染画院、吴中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苏州美协联合主办
作品发表《美术》、《江苏画刊》、《当代美术家》、《美术报》、《国画世界》、《艺境》、《书画研究》等各类专刊、合集、学术杂志三十多种。
个人画集《驾林画集》、《水墨怡情、笔墨随心》、《翰墨人生、驾林作品》、《笔墨随心、王驾林作品集》、2015年出版《玉阳和风》散文绘画小品集。
2016由河海大学出版《玉潭六记》园林散文国画集
作品收藏于国内专业画廊、美术馆、新闻出版单位及台湾、新加坡、香港、等专业画廊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