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瑞鼠迎春贺新年 中国杰出书画名家:徐震时

2020-01-21 17:13:29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徐震时┃艺术简介

徐震时,1938年1月生,上海松江人,海派大师程十发义子。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今中国美术学院)师从院长潘天寿、方增先等名家,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艺术巨匠。老摄影家、教授、博士、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终身特殊津贴,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1989年列入《英国世界名录》。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年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出版协会原摄影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书画扶贫办副主任,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中国国家分部华东办事处理事等职。现兼任中宣部中国出版协会年画艺委会主任;中国扇子艺术学会顾问、原常务副会长;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中华国礼艺术中心终身荣誉主席;华夏文艺出版社终身荣誉社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主席;长寿堂集团专家顾问团首席艺术顾问;中国诗书画联盟网络终身名誉主席;中国国家书画网首席顾问。

世界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兼艺术顾问;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客座教授、首席艺术家兼高级顾问;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外籍院士荷兰皇家艺术学院终身高级学术顾问;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法兰西皇家画院终身院士;意大利罗马画院终身院士等职。

从艺60年,先后担任全国三至六届年画展评委,副主任评委兼筹备者;六届、九届全国美展评委。本世纪初协办虎年、承办兔年、龙年全国年画展和纪念毛主席对新中国年画工作批示60周年历届获奖作品山东潍坊展,并主编出版以上画册。装潢设计的“红参”产品,合作设计的“中国水乡”民俗建筑、拍摄的《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和其国画作品,分别在比利时、法国、日本、联合国和俄美等国获奖。由编辑室组织创作出版社选送参加全国年画展,全国美展获奖作品40余件,并分别入编了上述作品集。

合编国务院文化交流《中国年画》国礼画册并作序。2008年,为中国举办奥运会,主编《丹青流芳》中国画集作为国家礼品并作序。改革开放,为对外合作出版,国家美术全集工程,作出突出贡献,受中宣部国家部委表彰,分别授予“共和国60年突出贡献人物”、“十佳艺术标兵”“建党90年突出行业人物”、“特别贡献功勋艺术家”、“年画事业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丰富的艺术生涯博览古今中外名人名作,选编各类图书,得益于当年美术大师、名家的博导,总结别人,提高自己,有奉献,有收获,在国家出版社这所高等学府里继续深造。改革开放,中外合作出版,踏遍青山人未老,博览祖国锦绣山河,民族风情,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是从事艺术事业有作为的艺术家必经之路。方增先先生为其作品题字,“他把见识和心得发挥于笔底,使他绘画上取得可喜的成绩,他的花鸟、山水、人物画十分生动有致,富有诗意。浑厚、华滋,乃水墨之道的最高境界”。时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为其画展题字,“中国画既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精到,又有老编辑工作者的广泛涉猎,世人识震时者日多,诚宜也。”又题“一艺多能,传统之光”,以先贤为榜样,给予高度的评论和鼓励。近年,徐先生和董春莲画家合作,彩墨交融铸丹青,为中国画融入西方绘画色彩,做了成功的探索,相得益彰,受到世界艺术界嘉奖。出版的图书有《感动世界艺术巨匠》、《世界艺魂》、《世界艺术百年传世名家》、《国家形象》、《国家魅力》、《祖国之星》、《亚洲艺术风云人物》、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重点推介《世界文艺名家中英艺术交流形象大使徐震时专辑》、《中法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家》、《中法建交50周年徐震时邮集》。全球顶尖艺术家、亚洲最具投资与收藏,一带一路国家最具魅力艺术家等专刊和《彩墨交融铸丹青》等画册,并于2018年元旦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彩墨”画展,受到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和法兰西皇家画院褒奖。

由于近年多次率团出访中外文化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受到所在国内人士的嘉奖。2019年第九届华人榜(华奖)英国剑桥市长授予“大国艺术巨匠”荣誉。法兰西皇家画院、意大利罗马画院聘请为终身院士。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荣誉出版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徐震时《世界殿堂级艺术家》专辑。意大利出版《世界艺术·全球著名艺术家》画册。建国70周年,荣获“中国文艺大师”“影响中国十大金牌艺术家”、“共和国功勋文艺家”、“国家功勋艺术家”、“中国文艺大师终身成就奖”“中国艺术华鼎奖金奖”“文艺泰斗”等国家荣誉。并出版发行《文艺领袖》、建国70周年名家专题邮票和70周年专题邮集在国内外发行。应邀作品参加中国艺术与世界同行,奥地利维也纳联合国展之分部作品交流展,首批中国文化名人工作室徐震时工作室由中国文联中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在京颁发授牌。

自序

艺无止境  学海无涯

我涉足美术,幼年受义父程十发的艺术熏陶和教养,后有缘进高等学府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并受潘天寿大师、吴茀之、陆俨少、陆维钊、诸乐三、陆抑非、方增先、李震坚、周昌谷、宋忠元、顾生岳等名家教育培养。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的国粹,13亿人口的宝贵财富。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人生在世,凡事精通很难。在艺术上急功近利的言论都是误导。治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上世纪60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除了专业课外,并设书法、篆刻、古典文学及诗词必修课,也同时学五年。书法正草隶篆,碑帖临本,潘天寿院长因材施教,班上同学,很少雷同。又增设艺术修养课,由潘天寿院长亲自主持和主讲,还特邀俞剑华、伍蠡甫、钱君陶、沙孟海、石鲁、程十发、颜文樑、田世光、蒋兆和、叶浅予等著名书画家和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昆曲及地方演艺界名家讲课,增进对姐妹艺术的了解,提高师生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精心的教学安排,无疑为学习国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现在某些艺术院校不设这些课程,学生缺乏应有的基础知识。在工作中,我经常碰到一些题材内容雷同的作品,仅有署名,没有标题,为此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为作品题名。这些无标题的作品让观众无所适从,这可能就是所谓与国际接轨的新潮作品?

《雪域之春》124×1130cm 2016年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的欣赏习惯,代代相传,延续了几千年,不能以一些理论家的理论而一朝一夕所改变。如同民族的饮食习惯,米面仍然是主要食粮,口味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少数民族地区更有自己的独特风味。外来的食品只作为补充调剂,不能替代和改变民族的习俗。又如民歌、曲艺、地方戏根植于本乡本土,对于美术也是这个理,更不能离开历史悠久的民族审美要求。美术既然是精神食粮、美的享受,就应能让读者所理解、共鸣。传统的民间年画,《清明上河图》等国宝,以通俗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历史缩影,不仅有文化传播欣赏的价值而且也是考证历史的依据。美术作品,尤其在人物画中,远离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成了无血肉无情感的外星人了,对于经济生活并不富裕,或还在贫困线上的群众来说,这类艺术形式的作品,与群众的欣赏要求格格不入,更谈不上什么先进的文化了。我国旅游事业方兴未艾,国际旅游者年年递增,是因为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旅游资源。所以只有弘扬民族文化,发掘整理,开拓创新。艺术才有生命力。

凡有成就的画家,不存在一步登天、一鸣惊人之说。不少人生平经历坎坷,为追求艺术,在逆境中执笔不辍,天道酬勤,享有盛誉。黄胄先生,早年扎根边陲,速写作品逾万。创作始终贴近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笔墨上没有听说有什么绝招,在理论上也没有越轨的经典之词,因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为群众喜闻乐见。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有方石章“废画三千”,还自命为“苦学派”这就是李先生生前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自勉之句,可见在艺术道路上没有捷径可循,只有不断揣摩攀登。他们是晚辈最好的良师楷模。

《鹿苑长春》97×186cm

过去的几十年,因为编辑工作,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拍摄名人字画、文物古迹,名山大川、风土人情,彩片达数以万计。尤其是中日合作出版《诗人李白》、《诗人杜甫》游踪摄影画册,在完成拍摄景点的同时,画了千余幅速写,辛勤地工作为创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素材,这是十分难得的机遇和经历。艺术作品是作者生活感受,思想和文学修养,笔墨技巧的结晶,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为他人做嫁衣,为出版事业,有奉献,有收获。感悟人生,现步入第二个艺术青春,在未来的岁月里,为不辜负名师的培养和挚友的关心,把过去丰厚的生活积累,在艺术创作的田地里,另辟蹊径,力求有所作为。

2013年8月15日于北京

草原之春 (徐震时 赵幼华合作)135×96cm 1988年

艺术点评

国画家、摄影家,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编审徐震时同志系海派大师程十发义子,师从院长潘天寿、方增先等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艺术成就,出类拔萃。他擅长写意山水、传统人物花鸟。震时同志举止温文尔雅,为人谦和诚恳。他眼界开阔,心胸豁达,基于对民族绘画传统的虔诚,他的每一片墨、每一片彩,都是用心写出来的。他画作中的每一笔或某一处墨迹就像一首首动听的新曲或经典的老歌,饱含着人文精神和自然情感,蕴含着深深的韵味,散发着古雅而清新的魅力。他坚守自己的水墨家园,借山川景物、生活场景的特殊情态,表现自我的思绪和感受,从而获得了更为宏阔、深邃的意蕴,也使其作品得到了更具现代意义的表现性、象征性和启迪性。

(方增先 题字:我与震时弟熟识已近30年了,他早年原是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学生,我那时正在浙美教书,故早有师生之谊。震时毕业后到了北京,在美术出版社工作,我每次去北京总要去找他,随心谈谈美术上的事,后来我每年都要数次去北京,我们见面的机会更多了,有了师友之谊。

震时勤奋好学,由于出版工作的需要,又由于摄影上的兴趣,他跑遍全国,走过很多名山大川,他把见识和心得发之于笔底,使他在绘画上取得可喜的成绩,他的花鸟、山水、人物都画得十分生动有致,富有诗意。浑厚、华滋、乃水墨之道的最高境界,近几年,震时的画有长足的进步,很高兴我现在看到他已接触到这种高境界,我衷心地向他祝贺,预祝展出成功。)

震时同志把自己的根深深植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植于自己的心灵深处,植于自己所处时代。他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同时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是抱着用艺术来纯化人们精神世界的崇高理想从事艺术创作的。他有扎实灵动的基本造型功夫,手下无妄笔。他是当今中国人物画坛中可以白手对青天、笔下任舒展的为数不多的高手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震时同志的作品,是一个精神家园,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闪耀着人文艺术的光辉。他的画超越了传统,是传统山水、花鸟画向现代迈进中,富有强烈时代感的艺术。其作品构图饱满,张扬着色彩的表现力,笔迹周密,填色勾勒、交错运用,实参其妙,作为他创新的手段,又是豪逸雄阔的时代审美风格的需要,震时同志引导了山水、花鸟画创新的潮流,推进了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前进步伐。

董其昌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只有通过学习,创作创新,提高思想、道德、人品、境界的全面修养,开拓胸襟,方能超然物外,融万趣于神思,畅神于天地之外。崇高的艺术,是人类灵魂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寥廓的旷野里升起一团耀眼的信仰之光。愿震时同志的一笔一画都成为心灵活动的轨迹,让每一件作品都能与观者沟通并产生共鸣。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