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笔墨色彩的表达:当代画家尚文光绘画世界

2020-06-01 15:44:56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艺术简历】

尚文光,浙江省乐清市人。1986年毕业于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员,杭州江南书画院特聘画家,政协雁荡诗书画院顾问。尚文光先生以画《雁荡山居》题材著称。

论中国画——气韵

《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中一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摸写,讲的是用笔、临摹、设色、章法的创作方法,但历代名家见解不同,各有说法。张彦远言“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就是说气韵为内在主导,后来有人把气韵分开讲,清人方熏说:“气韵生动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近代叶朗在《中国美术史》中认为中国画常见两种情况:一种为有气而无韵,因而显得粗野、直露,缺乏深远的韵味;另一种是有韵无气,表现出柔弱无力。

清代画家邹一桂便说:“气韵则画成后得之,一举笔即谋气韵,从何着手?”清代金绍成则说:“气韵本乎个性,一个人有一人之面貌,即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个性不同,则所作之画气韵不同,气韵的体现要靠画家的知能力和悟性。”而早在宋代郭若虚便云:“如气韵必在生知因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而近代齐白石老人则干脆说:“人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这就是把气韵与画家的技法和修养、学识都联在一起,达到很高的见解。

张彦远:“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则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他强调用笔的重要,有笔有墨才谓之画,水准高低,全以气韵意境,笔墨是为形似服务。(读画论于小春十月)

尝于深夜闭目静坐,似佛家面壁澄绝杂念,一连数十日,明心见性,驰情神游,全心灵投入方得清净,妙语之境,是谓“心观内照而至大化。”(摘自《贾又福画集》)

辛已秋日读龚贤论画,笔法、墨气、丘壑三者得,气韵自然其中,墨气中见笔法,笔法中有墨气,二者融合,此惟真浑沦也。(读《龚贤论画》有感)

作画如李可染先生所说“酝酿意境”,投入感情,缘物抒情。他说作画临战场,如入枪林弹雨之中,完稿后的加工,亦如入此境,不能马虎,笔笔要谨慎小心,笔笔见笔。此所谓“大胆落笔,小心收拾”。(99年冬读李可染画论有感)

初识童中焘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能碰到久负盛名的山水画家中国美院教授童中焘先生是荣幸的;那是1982年春,我接省美协的通知,为一件名为“万点飞红如雨”的作品再加工,到杭州参加“浙江省山水画学习班”。

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我从乐清乘夜班车于第二天早晨到杭州,余怀着极度欣喜的心情到浙江省文联报到,到时已是将近中午时分,门口的看护人员说:“你是乐清来的,在这里等一下,省美协董小明秘书长有专车来,你找创作地点是找不到!”大约半小时董老师的车就来了!他问我是不是乐清市来的作者,很好!我们一起到浙江美院接童中焘先生,我听了后,心中暗喜:“童中焘”久负盛名的山水画家,我心中的崇拜者,不觉车已到了南山路,董老师说我去把童老师接下来!不一会董老师陪同一位稍瘦眉清目秀须发有点斑白的学者童中焘,上车时他问:“这位是谁?董老师说他从乐清来的尚文光作者,此时我心情有些激动;顺口说:”童老师好!”随后我们三人就驱车前往昆山门“南空招待所”省美协所设的创作地方,那里幽静非常,一般人不能进来。是个创作的好地方!以后每隔一星期浙江美院老师来学习班创作指导,有一次宁波王利华同志请童老师画了几笔山水画,我在旁边看着!……在那时候认识了省里名家,孔仲起老师,姜宝林,王伯敏,姚耕耘,柳村,曾密等老师。40天的创作学习使我见识了许多,学习了许多。学习班第一个星期晚上由浙江美院山水画教授孔仲起,童中焘、王伯敏、姚耕耘、朱恒、姜宝林、卓鹤君等老师亲临现场作画,那个晚上的现场作画使我大开眼界,久难忘坏!

(那时候我听同学伊舒拉说:周昌谷先生也住在南空招待所!)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