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戏曲心境:当代画家叶久明

2020-11-07 18:25:23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艺术简历】

叶久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授,生于1945年成都洛带古镇,四川省戏剧家协会、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二级舞美设计师。1958年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表演专业,受到韩诚之、彭海清、陈书舫、杨云凤等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的教导,主工文生,擅演了《白蛇传》、《御河桥》、《鸳鸯谱》、《玉簪记》、《三创辕门》、《赏夏》、《踏伞》、《访友》等数十个剧目。

拜师于著名川剧舞台美术师陈云先、伍乔先生。1964年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并留校任教,并担任舞台美术工作。1975年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受教于著名美术家马一平、蔡振辉、王大同等教授。1990年开始设计制作浮雕壁挂式川剧脸谱头饰,至1991年完成二百余件戏曲人物形象浮雕作品,先后应邀参加北京“亚洲传统戏剧研讨会”、成都“振兴川剧十周年成果展”、武汉黄鹤楼展、广州“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等展出,荣获“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民间工艺博览会”银奖,川剧脸谱头饰系列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入编专利发明人年鉴第9卷。2014年由四川电视台拍摄的“叶久明戏画人生”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台播出。

文/林风

叶久明生于1945年成都洛带古镇,1958年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表演专业,主工文生。在校期间受到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韩诚之、彭海清、陈书舫、杨云凤的培养,先后主演了《白蛇传》、《御河桥》、《鸳鸯谱》、《玉簪记》、《三创辕门》等十多个剧目,在川剧表演上成绩非常突出。由于他在青年时代迷上了绘画、书法,拜师于著名川剧舞台美术家陈云先、伍乔老师学习绘画。1964年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并留校任教,并担任舞台美术工作。1975年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受教于著名美术家马一平、蔡振辉、王大同等教授,得到了系统专业的美术学习。

川剧《琵琶记》张广才与差役

“蔡伯喈上京求冠戴,一去数年不归来,他二老依门望子好不伤怀。”

叶久明先生12岁进入四川川剧的最高学府——四川省川剧学校,先后从事川剧学员、川剧小生、川剧老师、川剧舞美师,一生始终没有离开过川剧,故艺术创作以戏剧人物画见长。几十年来,几乎是有戏必看,每看必画,每当帷幕拉开,丝竹管弦响起,他如痴如醉地捕捉演员最美的一招一式,将演员优美的形象“定格”在他的速写本上。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野猪林》鲁智深

“惊闻林冲贤弟遭陷害”

他的戏画强调“三感”,即动感、美感和情感,其作品构图巧妙、用笔简练,既有法度,又有创新,融国画和素描、速写为一体。讲究虚实相生、形神兼备,以虚带实、以神驭形,强调人物的神韵与戏曲的节奏。着力于描绘人物在动中所展示的人物感情的内涵,善于以最简练的笔墨勾勒出最能表现人物生命力的线条,看那手指的指向,步态的婀娜,抛袖的力量,纱巾的款摆,一喜一嗔,一颦一怨,好似人物从画幅上跳动起来。

川剧《卖华山》赵匡胤

“我是华山的山主,我用华山来下赌。”

戏剧人物画,所探求的与舞台艺术是异曲同工。叶久明先生以敏锐的观察力、 细腻敏捷的反应、特有的捕捉能力,把握舞台人物内心活动展露时的刹那,将其凝结在造化神奇的笔端,生动而典型、鲜明而具体地描绘出来。他那娴熟的技巧,不仅深刻准确地抓住舞台人物的一姿一态,重要的是他把笔触深入到了人物的心底,因而衣袖的飞扬,裙袂的摇曳,头发的展动,胡须的飘洒,都像人物在倾诉衷曲,吐露心声。将表演程式、人物情感和戏剧节奏熔铸一体,给人以绘画和戏曲双重美感的享受。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杜丽娘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川剧《踏伞》

“红日落在西山上,二人赶路走的忙,寻妹妹,找老娘,母妹欢聚在一堂。”

川剧《别窑从军》薛平贵与王宝钏

“干柴十担米八斗,我在寒窑度春秋,受不住来也要守,纵使在寒窑不回头。”

川剧《别洞观景》

“神仙的苦闷实难受,白鳝再不把道修。”

川剧《劝夫》邱元顺

“你若应我,把你供在神龛上,你就是我的亲生娘。”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