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丁聪笔下的东纵记忆

2021-07-07 04:2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一九九四年深圳美术馆曾举办“丁聪画展”。图为当年丁聪在深圳美术馆广场。\资料图片

 

  无论是在孤岛香港偷渡到九龙半岛的小艇上,还是从九龙走到宝安游击区的小路上,还是在阳台山山坳的草寮里……每一幅漫画都精细地刻画了一九四二年那场秘密营救史事─文化名人大营救。

  以深圳重要的红色记忆“文化名人大营救”为主题的美术研究展,正在深圳美术馆举行,展览由丁聪的十幅组画《东江百日杂忆》揭幕,结合逾二百件有关大营救主题的作品和文献,重温八十年前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抢救”。\大公报记者 石华

 

  据展览策展人李原原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的《二○二一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全国共计三十个项目入选,“文化名人大营救”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镜头拉回到一九四一年底,彼时香港被日军攻占后,留困在香港的大批中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遭到日本侵略军的搜捕,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江游击队排除万难,营救了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沈志远、张友渔、胡绳、范长江、丁聪等在内的八百多名文化民主人士及其家属,冲破日军封锁线,从香港成功撤离。

  时隔27年再展出

  这场秘密大营救取得成功,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文化界以及国际舆论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保护了中国的红色“文脉”和精英。茅盾在《脱险杂记》中记下逃出香港的经历,认为这场大营救是“抗战以来(原註: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中,深圳是极其重要的地区。由于毗邻香港,不论水路还是陆路,都是营救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一九八七年,曾获营救的文化名人之一画家丁聪,根据记忆画出了这一段经历,题为《东江百日杂忆》(又名《东江纵队一百天》),组画共十幅,并于一九九四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丁聪画展”时将原作捐赠给深圳美术馆永久收藏。李原原表示,“当时丁聪先生认为,深圳人民为大营救做出了大量贡献,这十幅漫画应该留给深圳。时隔二十七年,此次展览是这十幅画第二次向观众展出。”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丁聪没有条件发表漫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丁聪为了弥补被耽误的时间,以超常的精力一心扑在漫画创作上。一九八七年,丁聪已经七十一岁,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出版十本作品集。忆往昔峥嵘岁月,丁聪回想一九四二年香港沦陷后中国共产党护送包括自己在内的一批文化民主人士秘密转移到大后方的经历,营救途中的趣事、游击队的安排、住草寮、轮流值夜班、放哨、洗露天浴,以及为东江游击队的《东江民报》画漫画等,这些场景历历在目,于是他以此为题材,创作了组画共十幅。

  设线上虚拟展厅

  本次展览中,主办方汇集了广东美术馆、深圳画院、大芬美术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多家文化机构的藏品,展出现当代老、中、青三代画家在先辈革命者的感召和激励下,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创作的文化名人大营救主题美术作品,包含国画、版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美术类别。

  “文化名人大营救”是中共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深圳展览结束后,将于八月十日至九月五日在惠州博物馆巡展。考虑到疫情之下,香港观众北上参展困难,我们将在一周内打造线上虚拟展厅,届时观众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线上参观。”

部分图片:深圳美术馆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