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舞以言志/“我的舞蹈和谭盾的音乐势均力敌”

2021-11-19 04:25: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潘翎娟(左起)、黎海宁、李涵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大公报记者徐小惠摄

  著名编舞家黎海宁与奥斯卡金像奖得主谭盾及叶锦添携手,以屈原巨著《九歌》为灵感的同名舞剧《九歌》将于本月底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上演。该剧透过古代神巫祭礼、声颂及舞蹈等仪式,表现人与自然、生与死、现实与精神之间的融合和抗争。自1991年首演后,今次已是舞剧第四度在香港公演。巅峰之作,载誉归来,是否还有突破?极具张力的谭氏音乐,会否冲淡舞蹈本身?面对这些疑问,黎海宁依旧自信满满,就如同30多年前谭盾主动找她合作时,她的态度始终如一:“我的舞蹈和谭盾的音乐是势均力敌的。”\大公报记者 管乐、徐小惠

  舞剧《九歌》有两个著名的版本,一是黎海宁的版本,一是林怀民的版本。相比后者充满浪漫主义风格,黎海宁的《九歌》粗狂、苍凉,将屈原《九歌》的诗词打碎,与谭盾着重表现的楚巫感觉的音乐相应和,呈现出一个大众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九歌》。“他(林怀民)的景是荷花池,我的景是黄土、泥沙,我们是很不一样的。”黎海宁至今还记得林怀民对自己说:“你的《九歌》其实更靠近《天问》。”

  黎海宁的《九歌》诞生于1991年,改编自谭盾前卫与戏剧张力兼具的同名原创歌剧,是结合了诗、舞、戏、乐的史诗式舞蹈剧场作品。对于自己的作品,她十分自信,并不会担心观众的注意力被音乐牵走,“因为我觉得我的舞蹈和谭盾的音乐是势均力敌的。”

  黎海宁的舞蹈风格自由、不受拘束,在她看来,自己的作品是从《九歌》开始逐渐趋向成熟的,“我才开始喜欢我的作品。”她说,“在此之前我好像困在某种形式里,之后就似乎不再有框框可以限制我。”

  全新舞蹈演员阵容

  《九歌》在公演后大获成功,30年来多次于世界各地演出。是次阔别香港十数载之后再度回归,带来黎海宁编舞,谭盾作曲,叶锦添担任布景及服装设计,张国永担任灯光设计,杨我华担任音响设计,陈明朗担任妆及发型设计的强大阵容。据黎海宁介绍,是次重演依旧保留了《九歌》原有的结构,以全新的舞蹈演员阵容,重现其历久不衰的视野和浩瀚。

  作为一个传统文学题材的作品,在以当代舞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时,黎海宁希望将其中的中国舞的感觉表达出来,为此她在选择演员的时候,除了技巧、基本功外,还需要他们有当代舞和中国舞两方面的训练。

  珠玉在前,加之难度甚高的舞蹈要求,作为今次舞剧的男女主角李涵和潘翎娟,都颇感压力。“身体和音乐是最难的部分。”潘翎娟说,“因为这部剧和我们平时习惯用的身体语汇很不一样,张力非常强。每一段的身体变化和角色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都是很强大的。”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够理解和完成这个作品。

  “把自己交给音乐”

  面对这种情况,黎海宁并没有解说太多关于《九歌》的内容,而是让他们从音乐中找感觉,舞动自己的身体。“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精神和自然的共同体,不仅要控制自己的整个身体、精神意识,更要共荣共生,让观众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共同的生命体。”潘翎娟续称,“跟平时我们跳舞所要求的美感、(气息)在上面的感觉不同,那个力量要从下面来、从地上来,由地面引导你,你又传送给地面。”

  至于音乐,也让李涵一度感到困扰。“《九歌》的音乐不是我们常听的(类型),不是一个太具旋律感的音乐,它更着重于仪式感。”那么,在这种音乐张力已经很强很浓厚的前提下,舞蹈该如何与之共融?对此,黎海宁对他们的建议是先听熟音乐,再融进去,把自己交给音乐,而非机械地抓音乐的节拍。

  “这个舞剧给我们的代入感非常强烈,跳完需要很长时间去沉淀。”李涵说,“跳之前内心需要很长时间去调动情绪,在音乐、舞蹈动作和内核都很强烈的时候,我们要带着我们的身体把它跳完。”但他也相信,“我们如果能放下以前的习惯,把身体交给这个剧,去好好地感受,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受益匪浅的事情。”

  部分图片:香港舞蹈团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