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赖声川的偶然与时间

2021-11-24 04:25: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赖声川看来,原创剧本是戏剧前行的力量。

  疫情期间,著名导演赖声川被隔离了三次,当他出现在乌镇戏剧节开幕式的现场,台下观众纷纷交头接耳,“赖导瘦了”。“可不是么,我在隔离期间瘦了十多斤,也算是减肥成功了。”赖声川用他惯常的温柔语态谈到,“人生总是短暂而无常的,而戏剧就是人生的缩影。我们排《曾经如是》是为了‘疗伤’,谁能想到刚刚在‘上剧场’上演,次月就遭遇了疫情,被迫按下了暂停键。有点儿像预言的感觉。”\大公报记者 俞昼乌镇报道

  借乌镇戏剧节重启的契机,赖声川在刚刚结束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国际会展中心搭起了一座莲花池,将这个长达三百九十分钟的闭幕大戏带到了乌镇。“在这个莲花池里,时间从你面前走过,偶然从你面前走过,而灾难就在你的面前发生,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在赖声川看来,观众走进剧场不是来逃避人生的,而是在戏剧里直面真实的人生。“希望当演出结束、灯光亮起、他们走出剧场时,能得到某种提升。”

  4幕75场戏300多个角色

  上海“上剧场”入口的卷帘门上,有赖声川写的一段话:“剧场的绝对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暂与无常的缩影。”“时间”一直是他锺爱的元素,无论是时长八小时的《如梦之梦》,还是六个多小时的《曾经如是》,都被评价为“考验观众耐受力的超长戏剧”。“我真不是故意这样设计的,是题材、灵感让它变成这么庞大。并且,我认为我是可以控制它的,就毫无顾虑地写下去了。”

  《曾经如是》有四幕七十五场戏,由三百多个角色组成。巨大的天幕之下,是所有人命运的缩影:无论是平凡如高山上的面店女老板雪莲、歌手丈夫阿福,还是失去了密友和伴侣的彩云、莱利、为藏獒着魔的大强、拥有特异功能的多吉、扎西以及他们的母亲十方、时间和偶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剧中主要角色都来自同一个山村,他们经历了地震的创伤,因种种原因分别来到纽约;他们相遇、抱团取暖,没曾想又遭遇“九一一”恐袭,再次失去亲人;最终他们决定携手上路,寻找“淨土”。伴着结他的即兴演奏,莲花池的舞台上,他们绕圈疾行,或许在追赶,或许被追赶,只有“时间”和“偶然,一遍一遍地与他们逆行,凝视着所有人,像是一场生命的轮回。”

  “我总觉得,作为创作者,时间是我们雕塑用的‘黏土’。这个‘黏土’是相对的,你这个戏让人家觉得长的时候,三分钟可以像三个小时。如果观众能够融入,‘黏土’就消失掉了。”

  赖声川回忆道,他在创作《如梦之梦》的时候,最初那样一个灵感降临时,他写了二十九页的大纲,是“停不下来”的。“当时其他人对我唯一的限制是:只要晚上观众看完戏,还能搭乘公共交通回家就好。”

  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冲击,对需要群聚的密闭空间的剧场来说,冲击尤其显著。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就提到,疫情爆发、演出暂停的时候,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经提前一年卖出了未来的演出票。原本他以为疫情只会持续两、三个月,但没想到,一直到五月,剧场才陆陆续续开始恢复开放。“起初,只能开放三成的座位,后来到了五成、七成、百分之百,每次疫情有反复,又会调整到百分之七十五。”

  不过,对于灾难与戏剧的关系,赖声川有着更为独到的看法。“向历史深处追溯,疫情跟剧场一直都有密切的关系。被誉为‘悲剧艺术典范’的《伊底帕斯王》就反映了古希腊瘟疫之后雅典的境况。而在古希腊,所有的剧场和医疗中心都是放在一起的,一个疗愈身体,一个疗愈心灵。”在赖声川看来,剧场本身是具有疗愈作用的。“只是在日渐商业化的过程中,这种作用似乎被淡忘了。”

  一场灾难 一场疗愈

  多年前,赖声川和友人去了玉树,希望为受灾者的亲属和朋友做一齣可以疗愈的戏剧,虽然这出戏最终没有上演,但在后来却变成了另一部作品的雏形,这就是《曾经如是》的由来。“《曾经如是》从各个角度去讲灾难,第一幕是山里的地震,第二幕是纽约的‘九一一’,第三幕是寻找‘淨土’途中的雪崩,第四幕是总结人类面对灾害时的一些反思。”

  “戏剧最神圣的功能就是治疗创伤、洗涤人性,给予人们更高的精神向往,以及对于复杂问题的答案。”赖声川说,在《曾经如是》里,剧中的角色之中有思想家、理想主义追寻者,也有过日子的普通人,他们带着对生命探索的困惑,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却从未放弃探寻生命的意义。“剧场当然应该做好防疫工作,与此同时,生活也要move on(继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