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王祥云:让“中国绝学”鸟虫篆艺术焕发新光彩

2022-07-21 17:07:21大公网 作者:冯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当沉睡千年的非遗鸟虫篆《中国梦》悬挂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当春秋时期便普及的非遗鸟虫篆《中国梦》青花瓷摆在了中南海,当非遗鸟虫篆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T恤衫上成为“爆款”……“非遗”鸟虫篆穿越时光遂道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作为鸟虫篆非遗项目传承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鸟虫篆艺术研究院院长王祥云说,鸟虫篆艺术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髄,向世界宣喻中华文明,我要推动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让这一“中国冷门绝学”活起来。

  鸟虫篆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中,将神奇美好的造字故事,浸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储存在生活的寻常日子里,跨越千年,传承至今。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河南郑州的鸟虫篆艺术馆,采访了王祥云。作为中国鸟虫篆艺术传承人,研究鸟虫篆40余年的王祥云说起鸟虫篆如数家珍。

  早在两千多年前,鸟虫篆文字就开始被使用,是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的通用文字,盛行于青铜器铭文大篆范畴中,逐步演变成一种皇家专用文字,是伴随着黄河文化的发展而生成的“中国绝学”。郭沫若认为,鸟虫篆是“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

  在鸟虫篆艺术馆的展厅内,古文字重见天日的发掘过程,古文字进化演变的深邃含义,古文字书法的典雅优美……记者被鸟虫篆文字独特的艺术和魅力深深吸引。这个面积达500平米的鸟虫篆艺术馆,还是王祥云鸟虫篆技艺大师工作室的口述技艺、书写技艺、文创产品展示、技能训练等场地。

  随父习字 容庚亲传方法

  生于1950年的王祥云,是河南漯河人,六岁随父习字。他的家就在沙河边上的许慎故里,这里距离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的老家上蔡也不远。许慎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他编撰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被后世尊称为“字圣”。也许是许慎、李斯在老家影响很深的缘故,当地为数不多的读书人都有学习鸟虫篆的爱好。王祥云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鸟虫篆艺术研究院院长王祥云(冯雷 摄)

  “父亲写得一手好字,能写颜体、柳体和章草,又善写鸟虫篆。他经常教育子女,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能安身立命。”王祥云说,少年时期,他便按照父亲的要求,随父临习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勤礼碑》,柳公权的《神策军碑》《玄秘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在随父亲习字之余,他经常翻看父亲的藏书。最感兴趣的是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和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书中奇妙的鸟虫篆使他感到很神秘。而真正让王祥云喜欢上鸟虫篆,还是在读高中时他无意中看到容庚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发表的《鸟虫考》。容庚是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生著述甚丰,成为一代宗师。

  读完《鸟虫考》后,王祥云被这种神秘而美丽的文字所吸引。从此,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临习《岣嵝碑》、《越王朱句钟》《越王者旨于晹钟 等鸟虫篆文字》。处于对鸟虫篆的痴迷和求知欲,1966年12月,年仅16岁的王祥云赴广州中山大学拜见容庚,容庚亲传鸟虫篆艺术释读方法,自此奠定了王祥云一生鸟虫篆学术基础。

  见到实物 坚定学习信心

  后来因为有书法和绘画的特长,王祥云被部队招收,1975年春又被选调到武汉,首次走进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见到了铭刻在青铜器上的鸟虫篆实物。王祥云说:“通过与古文字学家的交谈,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热爱,更加坚定了学习鸟虫篆的信心。”



位于河南郑州管城区的虫篆艺术馆展示古文字书法的典雅优美(冯雷 摄)

  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郑州,王祥云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结缘,见到了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更多文字实物。此后,他就一直在研究和探讨鸟虫篆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中的价值和地位。“越是深入越是感到鸟虫篆的艺术价值应该得到肯定。”王祥云感叹说:“在鸟虫篆书法探寻中,我获得了极大的身心自由和精神享受。令人叹服的书法形式美、点画美、形体美、意境美,激发了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鸟虫篆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方式,传递了古代文明的基本信息,承载着文明的曙光,是中国文化艺术瑰宝,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王祥云一直致力于鸟虫篆艺术的传承、发展和传播,他的《鸟虫篆发凡》专著填补国家对鸟虫篆研究的空白;45个领域近2000项产品研究成果和《鸟虫篆文字库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

  王祥云先后在北京、上海、济南、郑州、广州等地举办大型鸟虫篆书法展和文化论坛;他先后在20多所大专院校讲授鸟虫篆文化,受到社会各届的欢迎和高度评价。他的鸟虫篆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国内外政要、知名人士、收藏家、文博系统收藏。

  2021年,王祥云参与中央宣传部等八部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研究。其研究成果和他传承文化的精神得到中央领导王沪宁肯定,并且对鸟虫篆传承发展作了专门批示:“鸟虫篆古文字传承发展很重要,要支持,要扶持,要发展。”

  几十年以来,王祥云和他的团队以独具一品的鸟虫篆践行着“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现实意义,不断让鸟虫篆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并形成了文化艺术传承产业链,使鸟虫篆焕发出勃勃生机。

  “鸟虫篆的每一个文字看起来都非常漂亮。虽然它不容易被识读,我们一旦把它看懂以后,把文字背后的故事理解以后,这个文字也就理解了。我们欣赏鸟虫篆要欣赏它的意境,要欣赏它的美。”王祥云说:“鸟虫篆艺术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髄,带着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为官的智慧,向世界宣喻中华文明,我们要共同推动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创产品活态传承 释放发展活力

  鸟虫篆活态传承的“薪火”,正在通过非遗鸟虫篆资源开发的文旅消费形式,释放发展活力。王祥云认识到,鸟虫篆艺术要在传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想办法去融合,在融合中想办法提升。他们要把立足点放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让更多的人喜欢鸟虫篆。

  2017年以来,郑州市管城区政府通过游园建设和街景绿化,在十几条街道和游园中,安装鸟虫篆太阳能宫灯。王祥云说,美丽的鸟虫篆文字艺术,扮靓了街景、园景,也成了社区居民、外地游客学习非遗鸟虫篆的天然课堂。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非遗鸟虫篆文字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近年来,非遗鸟虫篆文创等内容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随着直播电商浪潮兴起,非遗鸟虫篆文创“鸟虫篆T恤衫”去年5月初乘上“直播带货”快车,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和追捧。王祥云说,此次活动从T恤衫入手,将非遗鸟虫篆文化与直播的结合,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鸟虫篆T恤衫具象化制作过程与工艺流程,通过直观的视频画面演绎和展现出来,大大提高了直播内容的亲近感,也有助于延长非遗鸟虫篆文化的生命力。

  “皇宫里的手艺”变成文创产品,走出了皇宫。鸟虫篆艺术研究院成立八年,打造了“非遗鸟虫篆体系”,包括鸟虫篆瓷器制作、鸟虫篆紫砂制作、鸟虫篆木雕、鸟虫篆石雕、鸟虫篆书写创作、鸟虫篆体验、鸟虫篆灯饰、鸟虫篆服装、鸟虫篆研学。

  “非遗鸟虫篆传承正逐步从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中活起来,围绕非遗鸟虫篆旅游,非遗鸟虫篆研学、非遗鸟虫篆演艺、非遗鸟虫篆文创等产品形态不断涌现。”王祥云说,我们希望打造了一个非遗鸟虫篆手工艺“创新工场”,进一步打造鸟虫篆文创品牌。

  非遗扶贫开辟慈善工作新路径

  “过去,我们残疾人是手心向上,伸手要;现在,我们变成手心向下,伸手付出。这手心一上一下的变化,提振了我们自立自强的信心,成为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河南省肢残协会副主席、郑州市肢残协会主席梅丽参加了2021年非遗鸟虫篆慈善扶贫培训项目,逐步掌握了鸟虫篆书写技艺,创作的作品通过鸟虫篆电商联合平台销售。

  这个以非遗鸟虫篆技艺为主题的技能培训,吸引了郑州市管城区46名残障人士和困难家庭人员,成为全国非遗与残疾人技能培训融合发展的成功典范。王祥云说,我们的技能培训以理论教育为辅,实用技能培训为主,科学安排教育培训内容。

  46名学员严格按照鸟虫篆技艺等级标准进行,全部通过鸟虫篆师技艺水平标准考核。其中10名学员达到鸟虫篆师一级技艺水平标准,23名学员达到鸟虫篆师二级技艺水平标准,13名学员达到鸟虫篆师三级技艺水平标准。

  此外,鸟虫篆艺术馆与来自北京、贵州和郑州的四家爱心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鸟虫篆古文字创新性发展与转化。

  王祥云说:“用文化和艺术传递善意,帮助残疾人改变命运是项目的初心。这项培训不仅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使‘鸟虫篆’技艺得以传承,还传递着源源不断的爱与善意。我们希望这个项目今后可以帮助更多人,丰富更多人的精神世界,也让现实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