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汲宝斋 > 正文

珍贵文物展示契丹华丽身影

2018-11-07 03:16: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人首摩羯形瓷壶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正在首都博物馆举行。辽代,是我国北方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从公元九○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至一一二五年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兵俘虏,其后耶律大石建西辽,最终於一二一八年亡於蒙古,其政权延续了三百余年。可惜的是,曾统一中国北方的大辽,现在可参考的官方史料只有《辽史》和《契丹国志》,而且非常简略。所以这次展览弥足珍贵,千年前大辽纵横大漠,雄霸中国北部半壁江山的华丽背影在此显现。\大公报记者 郭京宁 文、图

“马牛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说起大辽,读者们会想起长盛不衰的京剧《四郎探母》、家喻户晓的评书《杨家将》、金庸先生经典小说《天龙八部》……

辽的疆域很广,全盛时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辽曾势压后晋而得燕云十六州,与宋争锋而屡挫对手,四面所及,一时俱服,在中国北方开创了一个繁荣时代。

五京备焉 四时捺钵

辽代次第设立了五个首都─这是由契丹人遊牧生活的性质决定的,即所谓的“五京”。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今赤峰市巴林左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辽国又以五京为中心,劃分统治区域为五道。

耶律阿保机带着军队南征北战,统一了八大部落。他的另一大贡献是创造了契丹文字:大字和小字。契丹大字银币的正面直观地展现了四个阳文大字。钱文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释读是“天朝万顺”。这种钱币不是流通的货币,而应是某种盛典的压胜钱。

公元九三八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现在的北京)为南京。这裏繁荣富庶,有“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之说。北京开始成为中国北部政权的首都之一,为以后发展成全国大一统政权的首都奠定了基础。

辽代在政治制度、统治机构和行政设置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创造了两项独特的制度:四时捺钵和南北面官。

四时,即四季,春夏秋冬。捺钵,契丹语的译音,意为辽帝的行营。四时捺钵指的是辽帝在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营地迁徙和遊牧射猎等活动,分春水、秋山、夏捺钵、冬捺钵等四个季节进行。

辽国虽有五京,但皇帝并不常住京城。他与重要的朝臣一起,随寒暑、逐水草,巡行於四季捺钵地。住毡帐,狩猎捕鱼。在此期间,他们还会拜天射柳、祭山祀祖、商讨国事、处理政务、接见外国使臣、接纳附属国和附属部族(落)的贡品……

捺钵途中常常用到毡帐。古代遊牧民族的毡帐称为穹庐。展品中有一件仿製穹庐的陶器,通过它可了解当时毡帐的样子。它穹顶圆壁,壁上有可活动的门窗,还刻画了十隻形态生动的鹿,草原民族生活气息浓郁。

辽代壁画中绘有四季山水图,再现了四时捺钵之地的优美景色。这幅春壁画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甦的景象,小溪、寒鸭、鸳鸯、花草、嫩柳、小鹿……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捺钵制度实际上是契丹人遊牧活动的政治表现。正是因为捺钵文化的存在和五京的建立,使得捺钵驻跸地共同成为了辽代的施政中心。

打猎是捺钵的重要活动。带鞘的玉柄银锥锥末端是空的,将圆柱形玉柄嵌入其中,配有鎏金银鞘。史料记载辽帝在捺钵时佩金玉锥打猎鹅鸭,“举锥刺鹅”,打到猎物后自然是大摆设宴。热闹非凡。

南北面官 一国两制

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开始,契丹不断南下蚕食中原,至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藉着中原后唐政权内讧的机会,辽人帮助反叛的石敬瑭灭唐建晋,从而取得了燕云十六州。

这样,辽人的疆土一面是广袤的草原地区,一面是燕云十六州、东丹国的平原地区。面对生活在其版图中的汉人,辽人汲取唐朝和渤海国的经验,开创性地施行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方式:契丹族依然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风俗,而汉人则沿用唐朝时期的郡县制和农耕制。

在中央统治机构中,分别设置了南北面官两大职官系统。北面官统治契丹和其他遊牧民族。《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就是北面官系中的南院大王,掌管外交,尤其是军事。

南面官仿唐制,几乎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翻版,管理汉人。一个皇权,两套官制,并行不悖。契丹族非常注意细节,例如契丹族出任南面官时,要穿汉人的服饰,而不能穿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南北面官这种灵活的统治方式,团结了统治区域内的各民族,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契丹人的服饰以长袍为主,显示出草原牧民的粗犷慓悍。内蒙古出土的石男俑方脸大耳,垂目下视,髡髮,额前留有整齐的刘海,两鬓各留一缕长髮垂於耳前,双耳带环,着右衽圆领窄袖袍服,左肩靠颈部有疙瘩襻扣,在臀后开楔。腰繫布带,结双环同心抽扣。左侧垂一刺鹅锥,悬挂於腰上。足着尖头皮靴,叉手而立。

不论是五京分置、四时捺钵,还是南北面官,这些辽吸取前代经验的开创性制度建设,都是辽代社会历史的缩影。作为政治制度,不仅对辽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影响了后世的金、元、清三朝。辽代金银器是北方草原地区民族文物的一支奇葩,製作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鞍马具、殡葬器等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契丹建辽时,唐虽已处於统治末期,但积澱深厚的唐文化余韵仍以强大的穿透力传入北方草原地区,被契丹奉为经典,大加推行。所以辽代的金银器,从器形、纹饰到製作工艺,均有许多酷似唐代金银器的艺术特征,在唐代同类器形中都可以找到範本。

鎏金錾花鋬耳银杯的风格就有大唐遗风。腹作七面,底面接喇叭形圈足。口沿一侧有椭圆形花式指垫,表面模铸卷草,下带指鋬。口沿、圈足、器腹均以联珠纹作边或框。上腹錾刻双鸟衔花纹;中腹框内分别为形态各异的人物像,似为“高士图”;腹底錾缠枝花,圈足为山形纹。

华夷同风 多元一体

澶渊之盟后,辽与宋和睦近一百二十年,彼此间的共存与往来频繁,使得各自的文化融合相通。多民族文化产生、发展、碰撞、相融、昇华,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文化上的融合在文物上有直观的体现。

内蒙古出土的越窰鹦鹉纹银扣青瓷执壶就是其中之一。越窰是南方汉族的窰系,加之辽人所好的银饰,这件器物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产物。执壶盖面隆起,圆钮。盖钮部饰内卷菊花纹,盖面饰流云纹,母口处饰叶瓣纹和半花纹。壶身肩部有圆形长曲流和曲柄,饰流云纹。颈部饰草叶纹。腹部饰四组等距分布的团窠鹦鹉纹,两两相对,鹦鹉口衔折枝花草作展翅飞翔状,团窠纹之间上下辅以云纹。曲流两侧各以双弦纹分隔,其间饰卷草纹。曲柄饰稷穗纹,与腹部贴合处饰四瓣花纹。曲流口部以银片包饰,上部焊接银盖,银盖恰与流口相扣,开合自如。

北京出土的青瓷水注,葫芦形钮盖,上饰云纹,盖壁有两孔。口呈花瓣状,腹呈瓜棱状。器底刻“永”字。注身两面饰四对人物坐饮图,流云、酒搏、果盘等杂置其间。此物精美,可能是辽朝皇室的赏赐品。

另一展品鎏金铜饰片的外形像一隻鸟,是什麼鸟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海东青”。辽国东北的女真族(创建金国的少数民族)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邻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者,谓之“海东青”。牠小而俊健,能擒鹅鹜,爪白者尤以为异。

铜饰的周边有呈小帐装饰的钉孔,双翼张开,利爪扑地,线条流畅,表现了海东青正面捕猎的形象。海东青属於鹰隼类飞禽,在其背后有女真族为辽国进贡海东青而不胜其苦,因致於叛的故事。史料称,女真附属大辽二百余年,世袭节度使。契丹人好渔猎,猛禽海东青是最爱的助手,屡屡求索,责贡尤苛。女真不胜其扰,诸部怨叛,於是举兵谋叛。

与之相配的是,用来放置海东青的臂韝(gōu)。韝,臂衣也。契丹人为了驯养海东青,将臂韝置於手臂上,以防止被鹰抓伤。

银鎏金莲花纹捍腰其实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契丹人袍带的背饰。它上部连弧状,呈山字形。联珠纹一周区分内外。外棱与联珠纹中间分布如意云纹,余白处填补鱼子纹。联珠纹内中间为盛开莲花,莲瓣错落,莲子可数。莲花下部为一株芡实,以中心为轴,莲花、荷叶左右对称分布。使用时繫於腰部,袍子自腰后绕於腰上,在腰前打结。

辽代白瓷名满天下。人首摩竭形壶是辽瓷中罕见的造型。壶前端为一眉清目秀的少女,头戴髮髻,颈臂间有䌽带、花朵做贴饰,双手捧一螭首短注。壶身呈鱼形,尾鳍上翘,身刻细鳞片,腹两侧各附一欲展翅的飞翼,背中部有一莲瓣形注口,颈部和尾鳍之间有一桥形提樑。摩竭是印度神话中的一种动物,长鼻利齿、鱼身鱼尾,汉译作摩竭、摩伽罗等。四世纪时,它的形象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这件白瓷壶将人、鱼、鸟、螭等动物混合为一体,构思绝妙。

展览中还有几件文物颇有意思,令人忍俊不禁。辽人虽是马背上的民族,但生活习俗也深受中原地区的影响。文物彬彬,不异中华。北宋温革的《琐碎录》和南宋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中,有“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之类的记载,说明刷牙已是当时人们日常保护牙齿的方式。辽人称牙刷为“刷牙子”,这件骨刷就是当时的牙刷。

白釉黑彩梅瓶上用黑彩绘製了梅花鹿、羊、兔子和两隻狗,形成了狗追鹿和狗撵羊的图案。这件瓷器表现了草原上狩猎的场景,比例适当,生动传神。

画风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的。白釉黑花双繫瓷罐的腹部对称画两幅漫画,画中人物大腹便便,以至於上无面目,下无大小腿。画风类同当代“寥寥数笔有意境”的丰子恺,这是一千年前的漫画形象。在一次兵败女真后,辽帝急召四位老臣议事,结果数人昏谬,皆不能裁。国人谚曰:“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杀女直(真)。”远近传为笑柄。

塔寺巍巍 五世同体

忽必烈曾评价:“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辽一代,佛教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超越以往,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佛塔建筑:有中国第一木塔之称的山西应县木塔、大型砖塔的代表北京天宁寺塔、有“契丹民族建筑之瑰宝”之称的庆州白塔……

这些佛塔在结构形态、建筑技艺、艺术风格等方面独具一格,成为中国佛教建筑史中一次里程碑式的创新。我国北方现存有一百多座辽塔,以及著名的辽代八大木构,都是那个时代的珍贵遗存。

辽宁朝阳北塔始建於十六国时期。北魏时期,冯太后在其旧址上敕建土木结构楼阁式塔,称“思燕浮图”。到隋文帝时,为安葬舍利又重建为密簷式砖塔,称“梵幢寺塔”。唐代奉召重修,改称“开元寺塔”。辽代两次维修,更名“延昌寺塔”。这也是全国唯一的“五世同体”的佛塔建筑。

北塔天宫中出土的波斯玻璃瓶呈淡绿色,轻薄、晶莹、透明,造型奇特,是产於古代波斯地区的玻璃器珍品。口似鸟首,上安子母口式金盖,柄上立短柱,似鸟尾,整体造型如一隻昂首蹲坐之鸟,瓶内立一长颈弧腹小瓶。因出土时太过精美,还被怀疑是假的……

文物,承载了历史的信息,记录了先人生活的美好点滴。这些辽代精品文物,记录了契丹皇室及贵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文化信息,展示了辽朝社会经济、文化、宗教及城市发展的片段,揭示了草原丝绸之路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

该展览将至今年十二月九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