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有料历史 > 正文

中国百年屈辱 始自鸦片战争\李伟雄

2020-05-20 04:23: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钦差大臣林则徐奉命禁烟,并在广东虎门销毁外商上缴的鸦片

  编者按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鸦片战争明明是侵略战,为何有香港教师竟将英国侵略者说成是“拯救者”?日本侵华是家仇国恨,竟有所谓的学者泯灭良知,甚至文凭试试题避重就轻,要考生评述“一九○○年至一九四五年的日本对中国利多於弊”。连串荒谬事件反映香港历史教育亟待正本清源,让青少年认识史实,感知民族苦难,才不会数典忘祖,这也是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大国,同时又取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由於生产力急速增长,造成了在英国本土无法解决的原料和市场这两大难题。而与此同时,中国仍在奉行“闭关”政策,开放广州一口通商,并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即洋商须组成“公行”垄断外贸。公行承销外国进口货物,代购内地出口物资,规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它既为外商代理向海关纳税,又同清政府交往,代朝廷管理外商。对英国而言,无疑为其在中国这块富饶土地上掠夺原料、倾销商品造成极大障碍。

  英国为利益违背公义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英贸易,英国一直处於“入超”地位。为了改变巨大的贸易逆差,英国人竟然想到输入使人吸食成瘾且很难戒除的特殊毒品—鸦片,获取暴利。英国史学家蓝诗玲(Lovell)认为,鸦片是当时拯救英国贸易收支逆差的唯一物品。鸦片的输入,逐渐改变英国在中英贸易中的“入超”局面,令中国白银大量流出。中国史学家朱德新发现,英国透过向中国输入鸦片,建立了一个“金三角贸易”区,即英国用鸦片换取中国的丝、茶和白银,再用白银去购买印度的鸦片,丝、茶运销英国和世界各地,而印度却用卖鸦片的收入去买英国的纺织品。在这个贸易关係中,英国是“大赢家”,源源不绝向中国输入鸦片,掠夺了中国的货物和白银。一个当时堪称为世界大国的英国,竟然为了经济利益,向中国输入鸦片这种残害中国人民身心之物,实在是有违公义的行为。

  鸦片输入造成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致国家财政拮据,百姓生活恶化。鸦片问题困扰道光皇帝,清廷内部形成弛禁(主张放弃禁烟)与严禁(严刑峻法阻止鸦片输入)两大派别。一八三八年,道光皇帝最终决定严禁鸦片,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南下广东禁烟。林则徐在一八三九年抵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一道实施禁烟。林则徐採取严厉措施,严令当地洋商三天之内上缴全部鸦片,但鸦片商们阳奉阴违,拒绝上缴。林则徐不得不强行封锁了广州的英国商馆,迫使以英国为首的外商缴出鸦片,於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至二十五日,将这些鸦片在虎门全部销毁,鸦片“戳化成渣,送出大海,涓滴不留”。

  当收缴鸦片的消息传到伦敦后,在中国有巨大的贸易和商业利益的商人大力游说,敦促国会採取报复行动。鸦片商人渣甸甚至从中国赶回英国,加入游说行动。一八四○年六月,英国政府决定动员在印度的军队,以期“获得满意答覆并得到赔偿”。英军舰到达广东后,於七月转攻陷浙江定海,英军在舟山登陆,并留下一支部队。之后北上,八月抵达天津海口,直逼北京。十月,道光帝以“办理不善”的罪名将林则徐革职,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两广总督,赴广州与英国全权代表义律谈判。一八四一年一月,琦善与义律达成协议,琦善同意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银元,允许英国人直接与清政府交往。道光皇帝听到奏报,怒不可遏,下令将琦善免职,处以死刑,后改判流放。英国首相巴麦尊亦因不满意义律放弃舟山,不坚持赔偿销毁的鸦片,及仅仅夺得不毛之地的香港。巴麦尊最终解除了义律的职务,拒绝批准协议。巴麦尊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代替义律。

  列强迫签不平等条约

  一八四一年八月,璞鼎查率军舰由广东北上,沿途攻陷厦门、镇海、宁波、上海,控制了长江下游的航运及大运河的漕运。由於军事上节节败退,加上北京的物资供应被英军牢牢卡住,清廷不得不与英国议和。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朝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被迫与英方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宣告结束。

  《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在外国用大炮、军舰威胁下,被迫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向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地为通商口岸;英国在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等。《南京条约》签订后,其他西方国家纷纷仿效,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一八四三年,美国总统派遣全权代表顾盛到中国,在澳门与两广总督耆英谈判,签订了《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月,法国人以《望厦条约》为範本,与中国签订了《黄埔条约》。中国从此走上了被迫向列强开放的道路。

  鸦片战争是中国百年苦难的开端。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前,中国领土完整,清政府独立行使主权;战后,香港岛割让,部分司法和关税权力转让给外国;战前,清政府限制中外贸易,经济的主体是“自给自足”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战后,五口通商,公行制度废除,外国商品及鸦片大量湧入(美国史学家普拉特(Platt)指出,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中国数量急剧上升,一八四六年达到四万箱,一八五五年超过七万箱),严重打击中国的本土经济发展;战前,中国人学习和研究的学问主要是中国传统的经学和理学;战后,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注意西方,他们从现实出发,感到中国人有必要向西方学习。他们著书立说,向国人介绍欧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经济、军事,并且探讨如何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以抵抗列强的侵略。

  作者为香港中史教师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