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有料历史 > 正文

有心结集来函 记录名家交谊

2020-11-25 04:2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郭沫若致容庚书简\大公报记者张帅摄

  1922年,容庚北上求学路过天津,挟带着《金文编》稿本晋见著名考古学家罗振玉,深得罗的赏识,罗称《金文编》正是他自己“欲做而未成者”,再三叮嘱“务竟其成”。与容庚有往来书函的,多是当时一流的学者。

  容庚有心,将来函结集,名曰《来鸿集》,记录了一代名家交谊。

  今次容庚捐赠展专设一个篇章,展示容庚与时贤们的书信交往,书画篆刻往来,包括当时的学术精英,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启功等多人的作品。其中,与郭沫若通函达64封,交往最为频繁。

  保留下来的书信往还,再现了两位大家昔日的学术交流。在1929年9月,郭沫若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资料匮乏,三次致函并不相识的容庚,称急需使用《殷虚书契》,恳请设法购求,或者借用。《殷虚书契》为甲骨文大型资料专辑,罗振玉编著,分前后二编,为治甲骨卜辞者必备之书。但此书印数有限,定价昂贵。郭沫若通过容庚先设法购得后编,之后因手中无前编,“每查一字,必须奔走东京,殊多不便”,便向容庚询问“能设法假我一部否?期以一月,务必奉赵”。对於此“不情之请”,容庚还是将自己所用《前编》借给郭沫若。

  值得一提的是,容庚常治印赠人,亦得众多同道好友相赠,为其治印者多达数十位,其中多是诸如陈衡恪、方介堪、钱君匋、寿石工、张大经、简经伦、康殷等篆刻名家以及古文字研究专家。这些治印方寸之间古风尽显,吸引观众称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