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有料历史 > 正文

手艺尽现方寸间 雕出刻骨半生缘

2020-12-29 04:23: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麻雀牌製作技艺”被列为香港非遗项目

  手雕麻将,是记忆的触感,能把人带回让人怀念的旧时光。何秀湄是香港唯一的手雕麻将女手工艺人,街坊亲切地称她为湄姐,红磡金发麻雀(粤港澳及闽南地区俗称麻将为“麻雀”)的继承人。\大公报记者 艾 加(文、图)

  每次经过红磡这间麻将小店,总会被吸引,时常看到湄姐在那裏专心致志雕刻麻将牌。旧式唐楼楼梯下的小空间店面,充满了历史的气息,彷彿时光在这裏定格。

  终於,有一天看她正空閒,忍不住的好奇心促使记者走了过去。湄姐一看到是年轻人,立马知晓了来意。二话不说拿出了一份简介和一大叠足足有一掌厚的名片,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裏,是这些年来过採访的名片,答来答去也不过都是那些内容了。这本书给你,裏面写得清清楚楚,网上视频採访也很多,你去搜一下也都很清楚了。”

  当时场面瞬间有些尴尬。但湄姐其实是一个健谈的女子,虽然如此开场,可仍是很开心地与记者分享了快两小时的故事。

  “这店是父亲创下的,养活了一大家人。我小时候就在店楼上出生成长,从小看着父亲雕刻麻将,十四岁起到店裏跟师傅学习,虽然也有兄弟姐妹,但只有自己接手了店面。不能说是兴趣的事,为了揾食,顺其自然就接手了。结婚后继续开舖,也能顺便帮补家中生计。”湄姐以隻言片语为半个多世纪的经历,轻描淡写地简单总结了。

  纹样早已入脑

  她背后橱窗裏的当眼位置,有一张湄姐与师傅的合照,相片中,年轻的她笑靥如花且带有一丝青春独有的羞涩。这时,路过了一位街坊阿叔对我说:“好难得啦,还有人愿意手雕麻将。香港现在只剩三家,佢係唯一的女师傅。”

  橱窗旁明码标贴麻将的价钱,手雕一副价格二千二百八十港元,清洗一副麻将二百八十元。单隻麻将订造仅三十元。湄姐说:“雕一副麻将至少四日。”她见记者满怀好奇,即场雕刻,将“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筒子”演示一遍。一副麻将一百四十八张牌,其中四张没有任何雕刻是备用,如果原套的麻将丢失或损毁,可以用那四张补救。

  “唔好睇我雕得咁轻鬆,几十年功力,纹样一早入晒脑。”她云淡风轻地说道。雕“筒子”的时候她拿出了独门工具,“你看,这些工具都是我自己做的,不会做工具,就做不好手艺。”经她提醒才发现,“筒子”的雕刀竟然是用钢尺截断打磨成的钻头,十分锋利。她给我试钻了两下,也不及她钻一下来得奏效。“好似好简单,其实用的是阴力,表面看不出,内裏筋骨都是长年劳损的伤。”

  湄姐说:“手雕的(麻将)肯定贵,虽然不及机雕规整便宜,但胜在有人情味。现在来订货的客人来自世界各地,主要都是想要一副留存。我精力不够了,单也只是尽力接。做唔到就停手。我已经算半退休,勉强可以当做打发下时间见下街坊,我通常到(下午)点半就收档啦,生活其实好简单。”

  问她会不会可惜未来香港手雕麻将无人继承,湄姐说时代不同了,没得执著。她无期待子女接手,而且接手也难以生存。收入太少,工作太辛苦,当下新一代会打麻将的不多,工作忙起来时间上也不允许(打麻将),算有时间,他们也宁愿用手机玩网络麻将,能轻易凑到脚。“麻将值得保留,但我不赞成赌钱,适度打麻将能活动筋骨联络亲友感情,老了打麻将还能让脑子灵活些。”

  她这话让记者想起了自家姑太,当时,在家一桌凑起来快四百岁的老人家打麻将的画面是相当可爱的,她们之间还会闹小脾气,或边打边聊聊大清年间的故事,当年记者还年幼,作为旁观者看得饶有兴致。后来打麻将的雀友一个个少了,凑不齐一桌,姑太的专用麻将开始被尘封,将聚会活动改成了到公园和朋友聊天。

  手艺渐受重视

  现在“麻雀牌製作技艺”成了香港的非遗项目。对於此,湄姐很感激香港长春社文化古蹟资源中心发掘了这项手艺。她说之前从未想过(手雕麻将)会有被重视的一天,无奈现在自己的体力精力以及视力都大不如前。常有大学生因为兴致前来求学,她也一早劝退,说如果是为兴趣了解一下还可以,如果依靠这门手艺谋生,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店裏明亮暖黄的灯下,照出了湄姐新伤旧患堆叠的双手。拿刻刀的右手骨架早已变形,操作时和刻刀形成了完美契合,至於控制麻将牌的左手满是被刻刀劃下的深深伤口。湄姐在小店裏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从未想过改行,也从未想过移居他方。

  “生於斯长於斯,我做传统手艺有点似姜太公钓鱼,不过不为名利,只是想踏踏实实用手艺创造自己的生活。”此时电话响了,是约湄姐饮茶的电话,她笑笑说:“好啦,我要收工去饮下午茶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