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有料历史 > 正文

香港老行业/仍然记得佢哋吗?

2021-04-09 04:24: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城市发展迅速,相隔一年半载,街区面貌已有转变,何况几十年今昔变化。而从前支撑居民生活的传统行业,你还记得多少?不妨跟随几位艺术家的画笔,走进大牌档、凉茶舖、海鲜坊、凿字、人力车这些香港“老行业”,随时代变迁,它们的故事有的仍在城市一隅可寻,有的已变成了往事。\大公报记者 李亚清

  “老行业”式微,却充满人情味。正於香港浅水湾Artspace K展至6月27日的“仍然记得佢哋吗?”展览,4位参展艺术家,欧阳乃沾、沈平、刘启舜、慧惠,生於上世纪三○、四○、六○、八○四个不同年代,他们踏足街头巷尾,以油画、水彩、钢笔、水墨等形式,描绘自六七十年代至今被遗忘或消失的一些香港老行业,画笔樸素而有趣,似在用艺术家的画笔说,“仍然记得佢哋”。六十年代出生的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智鹏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感叹:“有时候,人们生活越富有,越爱怀旧。记忆中某间大牌档裏的一碗粥,就可引人回想往昔。”

  人力车:逝去的交通工具

  香港的第一辆人力车於十九世纪末由日本传入,几年间便成为流行的交通工具,并在1883年开始规管人力车出租服务,1920年时已有超过3000辆。但随着1924年的士的引入,以及私家车、巴士、电车普及,人力车的需求减少,1968年港英政府停止向人力车发牌,八十年代起人力车的对象成了以遊客为主。

  被称为香港最后一个人力车夫、70岁的洪伯,因身体转差,加上疫情影响旅遊业,已於去年退休。刘智鹏说,自己唯一一次坐人力车就是洪伯载的,“几年前我和洪伯在天星码头一起录节目,结束后他邀我体验坐人力车,车座上有座毡,坐上去都几舒服。”他还说,小时候常见遊客在码头附近坐人力车,有的外国遊客会付美金给车夫。

  大牌档:遍布街头巷尾

  香港在19世纪中叶设立小贩发牌制度,大牌档食肆兴起,在街头露天经营熟食,因食物种类繁多且价格低廉,深受大众欢迎。五六十年代进入全盛时期,大牌档遍布街头巷尾,贩售着潮州鱼蛋、牛杂、牛腩河、白粥、肠粉、油炸鬼,或是各式小菜……成为香港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后来也传入广东地区。后来香港的大牌档日渐式微,近年才受到社会重视加强保育,时至今日,香港的大牌档都进入店舖经营。

  “大牌档很能够代表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刘智鹏过去时常光顾湾仔和北角的大牌档,他说:“以前大牌档周围都有,食物种类也多,从朝到晚要食的嘢都可以食到。大牌档无遮挡,所以食物的香味走晒出来,有奶茶的香味、牛腩麵的鲜味……路过都忍不住去食下。不过因有油烟、污水等衞生问题,现在大牌档都搬去了街市大楼,那裏有冷气,变咗好似在舖头食,没有了通透而热闹的感觉,无咩风味。”

  凉茶舖:不只喝凉茶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凉茶舖,不只是喝凉茶的地方,还是休閒场所,人们也去听歌、看电视。因唱片还未普及,一些凉茶店设有点唱机,人们会点播当时流行的猫王、The Beatles的歌曲。后来随着电视、唱片普及,凉茶店也由休閒、社交回到售卖凉茶的角色。如今的一些凉茶舖,也会销售茶叶蛋、汤水、豆花等。

  士多:称呼传入珠三角

  杂货舖由来已久,八十年代时,人们开始以英文“store”称呼它,后来变成了音译叫法“士多”,这个颇具特色的称呼后来还从香港传入南粤珠三角等地区。刘智鹏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附近有间士多,我爱去买汽水、雪糕和糖,个店舖细细间,但却是我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海鲜坊:电影取景胜地

  海鲜坊是停泊在码头的水上酒楼,最早在二十年代出现,五十年代进入全盛时期,一度有10多艘海鲜坊停泊在香港仔避风塘。珍宝海鲜坊於1976年开业,以传统中国皇宫特色装修,不少电影亦在此取景,海鲜坊於去年结业。而香港的水上人家,原以捕鱼为生,近年渔业式微,大多数渔民已上岸生活,水上人家的传统逐渐消失。

  凿字:随工厦工厂兴起

  七十年代的香港工业蓬勃,不少工厦、工厂都需要凿字服务,令凿字行业兴起。胡丁强是香港现时硕果仅存的凿字师傅,其位於旺角亚皆老街与钵兰街交界的凿字档创於1986年。慧惠曾拜访胡师傅,以胡师傅开档记为题,创作图文并茂的作品《凿字胡丁强》,画中描绘从“胡师傅拖着红白蓝胶袋前来”、“把铁皮凿字模铺在地上”……到“他吃半支红双喜牌烟,正式开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