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城市设计 以人为本

2018-06-05 14:14:00大公网 作者:李亚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郭雅琳作品对现时连接新世纪广场与旺角港铁站之间的天桥进行改造

“Make Some Noise”这一词彙时常被用在现场音乐演出中,而对建筑专业人士来说,如何为一个城市“Make Some Noise”呢?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建筑学院正于中环交易广场第一期三楼展览区,举办第二十二届建筑硕士毕业作品展至本月九日。展览以“Make Some Noise”为主题,展出今届全部建筑硕士学生的四十馀件作品,取材广泛丰富,涉及房屋、保育、城市设计、公共基础建设、传统建造、建筑科技和电脑化设计等。

改善环境细緻可行

首期展览开幕礼于本月一日举行,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陈沐文联同多位建筑界代表出席。第二期展览将于本月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中大综合教学大楼一楼展览区举行。今届展览通过展出的设计图和模型,除了探讨社会问题外,亦旨在增加大众对相关议题的意识,期望为环境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今届毕业展委员会主席郭雅琳在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说,“Make Some Noise”的方式不只有喊口号,更加能够通过研究和设计,创造出一套细緻并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改善城市环境。

郭雅琳作品对现时连接新世纪广场与旺角港铁站之间的天桥进行改造。她将天桥重新设计为上、下两层结构,在善用空间的同时,为人们营造适合休憩的环境。她解释道:“除了连接两个区域之外,天桥亦可成为人们的驻足之处。该作品的设计理念是下层为特快通道;而上层的特别之处,在于设有多个出口连接至附近的商舖、街市等,亦有专为社区居民提供的种植区。”

为防水闸重新包装

此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以香港为主,此外亦有定位于伦敦、上海、台北、广州及马尼拉等地的建筑设计。梁安裕毕业作品获得今届“Best Project”(最佳项目),为伦敦泰晤士河防水闸的日后重用计划。他到剑桥大学交流时,了解到伦敦因气候变化、水平面上升,位于泰晤士河上游的防水闸(一九八四年修建)预计于二○五○年废弃,并将在下游新建防水闸。由此,梁安裕将现有防水闸想像成横跨河岸的行人桥进行设计,在连接社区、提供废物回收的同时,带领人们感受河的美。问及会否将作品与当地建筑界交流时,他回应:“将交给英国建筑师学会,希望启发到更多人,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善与尝试。”

林郎达参展作品冀在红磡建造呈纤细而高的金字塔形,如果单看模型,观者很难想到这座建筑是为人生的告别仪式——葬礼而设计。林郎达认为,举办葬礼的意义不仅是为死者安息,亦是帮助生者释放情绪和接受事实的过程。但办丧程序较为繁杂,需要奔波于殓房、死亡登记处、礼堂等几个地方,他说道:“这座综合性殡仪中心的设计,将几者相整合:底层设有殓房及死亡登记处;中层有不同气氛及大小的礼堂,人们可根据需要举办公开或亲密家属的葬礼;最上端为纪念区,为人们营造安静与冥想的空间。”

虞珈轩以观塘裕民坊的重建区为基地大胆创新,设计废纸回收工厂。她表示,香港现时大部分废纸需要运到内地加工处理,设计该作品的初衷是希望在香港建立废纸回收站,亦透过工厂中的茶馆等生活化设计,令社区公众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林敏欣则走入深水埗的维修舖头进行研究,设计作品将低层的舖头嵌入已存在大厦,并在上层设有工作室等活动空间,旨在对应城市发展,全部设计图均由她亲自手绘。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