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28报人为香港新闻史补白

2018-06-09 19:55:00大公网 作者:刘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黄仲鸣(左)、梁天伟认为《数风流人物——香港报人口述历史》有助为新闻史补白\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由现任教香港树仁大学的两位本地资深传媒人梁天伟、黄仲鸣编著的《数风流人物——香港报人口述历史》日前正式出版发行,书中通过《晶报》、《工商日报》、《信报》等二十八位报业经营者、管理层、编辑、记者等报人之口,讲述香港自一九五○年代至九○年代的报业发展状况。大公报记者近期就此书的出版专访梁天伟和黄仲鸣,他们认为该书可为香港新闻史补白。
 
从文人办报到商人办报
 
二十八位香港报业传媒人皆有其代表性,大多数是报坛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梁天伟、黄仲鸣二人娓娓道来写作机缘:“他们是香港报业的当事人、历史见证者,通过他们的讲述,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报人们的办报经历、香港报业发展史,更能藉此知晓香港社会进展过程,以及香港如何一路走来。”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七百五十五页,以访问时间次序进行编排,梁天伟及黄仲鸣向被访报人发问,一问一答,引导他们讲出鲜为人知的报业往事,以及社会民生情形,譬如六十年代时香港曾因淡水奇缺问题而制水,于大旱时每四天供水一次。此外,为令读者更加立体了解事件全过程,亦在提及某一新闻事件的访谈内容旁附上报道版面。
 
黄仲鸣说:“很多访问者都是当时香港重大新闻事件的亲历人,内容都是了解当年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是对历史的查漏补缺。”梁天伟也补充道:“访谈过程中,可以看到报人办报方向由文人办报到商人办报的转变。书中的被访者大部分已退休,有的在访谈后已经过身,他们提及的某些报章,年轻一代甚至全然不知。”
 
既然是口述历史,人为主体,难免在讲述时与事实有所偏差。对此,梁天伟和黄仲鸣透露,他们在做访谈时,香港报人讲述的社会现象,与书写历史记载的内容大不相同,因为他们所述往事,大多是一些未经考究的史实,只凭记忆随口道来。故整理访谈后,亦需翻查资料,以及结合他们做传媒人时的亲身经历进行补充修订。黄仲鸣道:“编纂过程中发现,口述者的记忆或有错,或有夸大其词之时,就需修改及删减。再加上,访谈内容为学生记录整理,往往犯了同音之错,以及过于口语化,令到整理过程十分艰巨。”
 
回望香港社会民生变迁
 
从书中可看本港社会民生变迁,然而亦有遗憾之处。梁天伟承认,编著此书时,相比较对社会新闻的事实新闻,他们对本港副刊文化版的发展景况有所疏忽:“因为我们想讲香港历史,且採访对象都并非主管副刊。”
 
除却报人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和回忆,书中亦体现那个年代报人对新闻事实的坚守,譬如第一章即讲到本地报人晨鸟(原名许培樱),当记者问及为何将这一位被访者摆在首章时,梁天伟回答:“并无特别原因。晨鸟担马经大局时,一次採访时,发现马匹感染流感,倘若报道事件,后果不堪设想,马会停赛,马报无赛事可报道,势必倒闭。但晨鸟不顾及这些,本着尊重新闻事实的精神还是报道了事件真相。”
 
从报人口述历史回望来路,不禁感慨万千。而今纸媒式微,网络新媒体崛起,未来纸媒又会怎样发展?二位被访者并不乐观,甚至认为本地报纸将会在十年后生存唔到。“我希望学生走向自己创业的道路,成为能‘一脚踢’的多面手,学会包装新闻好紧要,因为现在人们都更倾向看那些荡气回肠、能引人回味的报道文字。”梁天伟表示。
 
不过,《大公报》前总编辑杨祖坤在书中的访谈录中却分享了另一种观点:“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一定会感受到压力,但我不相信印刷媒体会消亡。因为要永久保存一件东西,好好观赏,不论是互联网、电视,抑或是录音、录影都达不到这种效果。”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