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港话剧团借助黑盒剧场 扶植新进编剧

2018-06-20 10:26:56大公网 作者: 佛 琳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陈初(右)离家多年後再回家照顾父亲 香港话剧团供图

香港话剧团(话剧团)在本地剧坛除了担当“剧目剧团”(repertorytheatre)的角色,近年来亦积极扶植新进编剧,其黑盒剧场便充分发挥相关功能,透过不同的项目,例如“舞台编剧实验室”及“新戏匠”系列演出,推出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新剧。虽然我感到该两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些混淆,但演出不外是希望让年轻剧作家的作品得到实践机会,目标总算能够达到。
 
意念先行的《局》
 
“舞台编剧实验室”推出黄晓筠编写的《局》,故事就以一间大企业机构的办公室为处境,勤力勇进的年轻员工与身处夹心阶层的经理,二人建构主要戏剧衝突。前者虽然为工作搏杀,但同时亦想保持自我吊儿郎当的个性;後者处身於老闆和下属的夹缝,必须以冷酷而专横的手段对待所有职员。剧情并穿插着年轻员工的妈妈亦在办公室担任清洁工,妈妈傻呼呼为子担心的个性,不单对经理的强硬人事管理方式构成衝击,亦影响儿子在企业的晋升机会。
 
编剧的企图是明显的。以小处境反映大世界,当中有关制度、架构、权力和利益鬥争等元素,都可以从环境和年轻员工与经理两个主要角色展现出来。全剧亦非写实风格,企业的生产和老闆的操纵,都隐藏在主线情节背後,让观众不断猜测。演出初期,编剧定下了故事主线之後,妈妈角色出现令到故事结构产生了变化,本来是一个尚佳转捩点。然而,再往後发展下来,剧情重心转移至模棱两可的母子亲情关係,剧末突然出场的顾客,虽然将小处境与外在世界作出连繫,但未能发挥进一步阐释剧情的作用。至於全剧恍如歌队的三位其他配套职工,一直以局外人身份发挥的旁述效果,并未有效地形成评议功能,只能在气氛部分做就轻微的点缀效果。
 
伦理亲情的《初三》
 
导演邱廷辉为全剧製造颇多视听象徵和空间调度,努力提升全剧的观赏趣味。风格化的布景服装,以至於演员不惜气力地在舞台奔驰,都是导演致力以外在形式补足剧本的内涵。话剧团委派多名全职演员参与演出,借助演员的能量和默契,尽量提高演出的可观性。然而,若是以培训编剧为目标,剧本的主旨和细节仍然有待进一步琢磨。
 
“新戏匠”系列推出黎曜铭编写的《初三》。该剧是较为典型化的亲情伦理剧本,有关三父子的感情关係,亦涉及现代社会老年化的护理问题。
 
陈磊患上了脑退化症,记忆跳跃於现在和过去之间。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名为陈初及陈三,大儿子个性反叛,生活潦倒,早已离家多年;次子性格较为纯樸,学业有成,工作稳定,但为了照顾父亲,令自己心力交瘁,个人感情生活亦受影响。《初三》透过父亲病发时忆述和重现往昔生活种种片段,为三人的家庭历史创伤作出弥补,让亲情得以修复。
 
《初三》很明显地较能与观众沟通。首先,全剧三个主要角色都具有明确的个性和生命历程,父亲的刚烈暴戾、大儿子的浮生若梦、次子的沉鬱内向,全都建基於家庭关係的时间冲积。编剧亦善用不出场的角色:陈磊的太太、儿子的母亲,让观众一直追看为何这是一个单亲家庭,三个男人之间为何有着浓重的缺失。人物的对话较实在,事件的发展(兄弟如何合力照顾父亲)较清晰,令到全剧能够营造较理想的戏剧效果。
 
“新戏匠”不单扶植新进编剧,製作团队亦以话剧团以外的年轻剧场工作者为主,致令全剧增添活力生气。《初三》导演陈焯威为三父子铺排感情关係的场面细緻清晰,但更重要是藉着录像和空间的变化,提升了全剧在伦理亲情之外的社会命题。演出的空间布置是将黑盒剧场惯常的演区反转,即是观众席面向剧场唯一的观众入口处。开场时,已入座的观众看着一个个观众继续进场,恍如倒看人生一页页历史,对应着故事的情节。舞台演区上方摆设的电视机,除了配合角色形容的情景,更藉着录像效果,以音响声量和色彩画面,推动剧情的节奏和气氛,深化人物之间的相互关係,并将演出与当下生活状态作出关联。
 
制作团队与剧作家产生化学作用,对新剧和年轻编剧的成长,都有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