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各抒己见,望改变现代乐定位

2018-09-26 03:16: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兴起於二十世纪的现代音乐,难以像古典音乐般为大众接受和认可,作曲家以及欣赏者常常被视作“小众”。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处境?三位青年音乐人有各自的设想,亦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推广手段。

  现代音乐代表无限可能

  Daniel认为,现代音乐的潜在受众不一定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很可能有一部分来自於现代艺术的爱好者。在他看来:“现代艺术不一定是反传统,忽略传统的美,更重要的是尝试用新的角度看事物。现代音乐亦是传承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一种音乐,同时它又代表无限的可能性。”陈启扬的想法与Daniel不谋而合,他提到欧洲的一些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试听现代音乐声带之处,令更多参观者了解它的语言。

  抓住时机落力“推销”自己

  於他们而言,想要推介自己,相比於社交媒体,个人网站是一张很好的名片。陈启扬与Austin分别拥有个人网站chankaiyoung.com和austinyip.com,从页面设计到内容管理都是他们自己亲力亲为,纪录着已发表的作品列表、公演场次,以及部分作品视频或音频等。二人时常会透过后台数据了解浏览信息,记者当日採访Austin时,看到其网站显示五千多的浏览量来自香港,另外亦有美国、英国、荷兰等地。Austin透露,有人会透过网站向作曲家询问如何购买乐谱。此外,陈启扬有几首作品亦在Spotify上线,这於推广音乐作品来说也是不错的方法。

  自嘲“没有人在意我们”,所以Austin会抓住一切时机落力“推销”自己。他谈及在鹿特丹“Classical: NEXT”2018音乐博览会举行期间,每天都有展示环节,每个乐团约演出半小时藉此寻找更多合作机会,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在他看来:“本地市场较小,如果香港作曲家想要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那麼首先是定位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如何包装。”Austin目前在浸大讲授的就有一门“音乐与商业”课程,他时常告诫学生:“如今将艺术包装成‘商品’,是你们需要具备的能力。”

图片:大公报记者李亚清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