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歌剧《画皮》擦出新火花

2018-10-12 03:17: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新歌剧《画皮》海报 /主办方供图

  【大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新加坡华艺节和新加坡华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美杰音乐出品製作的原创“中国新歌剧”《画皮》,作为今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将於本月二十三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

  古往今来,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画皮》曾经被无数次改编成文艺作品。此次的主创团队以“中国新歌剧”为定位,则是希望从艺术手段之呈现、美学意境之表达和人文情怀之观照等多层面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进而为当代中国歌剧创作探索一条新路。

  记者了解到,新歌剧《画皮》在剧情上对原剧进行了改编,演绎出一幕惊天悲剧:一日,与妻子恩爱有加的新中秀才王生外出。归家途中将伞赠与一名在雨中哭泣的姣妍女子。殊不知她是身披画皮、正在人间寻找温良慈爱人心的厉鬼妫嫣。由此,一场人鬼纠缠就此发生。

  在角色方面,为着重表现情感纠葛的人性话题,“新歌剧”《画皮》将剧中人物精简为三位,包括王生、王夫人和女鬼妫嫣。相比以往的作品,该剧首次尝试用男旦扮演女鬼,国家京剧院旦角演员刘铮会将京剧乾旦的演唱形式融入到演出中。

  指挥家叶聪表示:“中国歌剧尤其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一直有不少问题。我们希望藉这次合作,在这部歌剧《画皮》中,找到一些回答。”

  有着丰富的意、德、法歌剧指挥经验的叶聪指出,相比西洋歌剧,这齣歌剧最大的特点是用精简的形式表现宏大的主题,剧中的三个角色分别採用女中音、女高音和男旦三种声乐,用三种角度来描写人性。在配乐上,几乎全部由中国民族乐器构成的中型室内乐组合,这在四百年来以西洋乐器为依讬的歌剧舞台上是前所未有的。作曲家意在於“简约”之中发挥中国室内乐形式特有的“细腻”,抒发民族器乐独有的“人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