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张志坚雕琢“一颗玲珑心”/大公报记者 刘 蕊

2018-10-12 03:17: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张志坚接受记者採访

  荣获二○一七年年度“天工奖”金奖的玉雕大师张志坚正在準备二○一八年“天工奖”的参选作品,只是他并未着急开工,而是来到了洛阳龙门石窟。张志坚告诉记者,每去到一处佛教壁刻胜地,便会被古代人类文明交融的穿透力激荡着,他认为是包容的力量缔造了巍巍大唐,让中华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创建了一个伟大的文化盛世。“想包容,能包容,首先要有一颗玲珑剔透、无分别的心。”张志坚所追求的便是在玉石之上雕琢“一颗玲珑心”,“与绘画、雕塑一样,翡翠是一种载体,创作出来的不应该仅仅是工艺品,还应该传达创作者的想法、素养和精神。”

  专心传承非遗技艺

  “天工奖”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宝协)於二○○二年创立,日前,二○一八年第十七届“天工奖”已陆续开始征集作品,全国各地的玉雕师都在绞尽脑汁、拿出看家本领设计、雕刻作品参赛。

  张志坚也不例外,但在龙门石窟感受到大唐浩蕩气象的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艺之路,心裏默发大愿:以追溯文化源流的广度,深入研究佛教雕刻艺术,从兼容并蓄的文明融合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在此基础上,精进技艺,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毕生精力。

  张志坚擅於结合各种雕刻手法进行创作,在创作和雕刻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理念和新的创意,把自己的艺术思想通过手中那精緻的玉石表现出来。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但一块翡翠原石,只有在对的时间,碰上对的玉雕师,它才会大放异彩。张志坚技法多变,绺裂处理刁钻,作品构思巧妙、工艺细腻。面对传统手工技艺遭遇的传承危机,张志坚深感包容的必要性。想包容,能包容,首先要有一颗玲珑剔透、无分别的心。他对人对事,都坚持如此。

  谈及非遗现状,张志坚感慨说,目前学习玉雕的大多只会坚持个三、四年,拿个中级职称就走了,出去做老闆、赚快钱,但这些人只学了手艺,基础还是薄弱,根本谈不上传承,这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紧要问题。

  美术专业出身的张志坚,从业以来,一直坚守“真善美”的艺术初心,深研佛法后,他更感悟到,琢玉,琢的是自己的心,琢掉浮躁、琢掉功利,琢出不朽的作品度己度人。

  博採众长 结合现代审美

  心越虚空,越知不足。张志坚深知“功夫在画外”的道理,他挤出时间,通过观摩博採众长,通过习练书法、绘画和雕塑创作来拓展艺术感受和思维,通过读书深入中华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趣味为翡翠玉雕注入更多的精神内涵。去年三月,一块出自木那场口的玉料摆在张志坚的面前,海天一色,点点雪花,浑沌初开。

  越是珍爱,越是不敢轻举妄动,为了达到“技”与“艺”、“玉”与“神”的完美结合。张志坚冥思苦想了几个月。最终决定用它做一尊阿弥陀佛。中国人物绘画史上有著名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前者指的是原籍西域曹国的曹仲达,他官至北齐朝散大夫,画过许多佛陀、菩萨,可惜没有作品流传下来。直到二十多年前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时,人们才真正见识到此种风格。张志坚以此为灵感创作,除了佛陀身躯比例、结构和面部五官、表情让人讚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佛陀的衣服,褶纹起伏很大,立体感强,再现出“曹衣出水”的神韵。

  单纯的仿古并非艺术创作,创作灵感虽来自久远的佛教造像,但作品却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张志坚个人对佛教文化的参悟,尤其是开脸,通过面的挤压,体现出五官的线条,再加上背面完美的调水处理,佛陀面相极好,光泽独特,彷彿有了灵魂一般。

  翡翠牌《花开见佛》先是在二○一七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荣获金奖,随后一举夺得中国玉石雕刻作品最高奖项“天工奖”金奖。他的其他作品《文殊菩萨》、《增寿救渡佛母》、《宝宝佛》也得到好评。

  获得“天工奖”之后,张志坚坦言肩上的压力更大了。压力一方面来自弘扬翡翠玉雕技艺的自觉;另一方面来源於对翡翠玉雕的进一步探索:如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洛阳龙门石窟一行,让他有了用一系列作品向经典致敬的计劃:用岫玉以临摹并再创作的形式,雕刻犍陀罗佛陀造像。张志坚向记者展示了已经完成的佛陀头像岫玉玉雕,以及数件尚在打底稿的玉料。他表示不给自己设定完成创作的时间,雕刻过程重在体悟当时工匠在製作塑像时所融入的情感与想法。他说:“玉雕不能总以商业为目的,该多一些纯粹与本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