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张照堂拍摄岁月行旅足迹

2018-10-13 03:16: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台湾摄影家张照堂  

  【大公报讯】记者刘毅报道:台湾摄影家张照堂来港举办展览,其个展“岁月之旅”正在光华新闻文化中心展演厅展出,以二十七幅黑白摄影作品,呈现他从一九七○年至一九九○年在台湾拍摄的照片,藉此阐释台湾乡村变迁,以及抒发乡愁情怀。展期至本月三十一日。

  聚焦城乡变迁

  “摄影如同一段又一段旅行,摄影师用他犹如旅途的人生拍下精彩瞬间,镜头中的人也在度过他们的一生。”张照堂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个生於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台湾人,他的语气裏多了一份豁达和了然。虽历经日本殖民、国府时代等多个历史时期,也曾从事电视台的新闻採访、专题製作与纪录片拍摄,张照堂不做历史事件的记录者,而是用镜头聚焦城乡变迁和普通人的生活。他曾获台湾金鐘奖、金马奖等众多殊荣,但今次摄影展的主题,他选择了最为平凡的三个词语:“走路”、“睡觉”和“等待”。

  是次展出作品既突出“岁月”之感,亦可见摄影家本人的“行旅”过程,除却拍摄时间的跨度,拍摄地遍布台湾的基隆、台北、桃园、苗栗、新竹、嘉义、屏东、宜兰、花莲和澎湖等地,照片中的人们或匆匆忙忙的在镜头间一闪而过,或在海滩上休憩,或在準备一场传统的乡间祭祀。“我喜欢拍摄他们每天都会做的事情,比如走路的姿态、睡觉,以及等待一份工作,或者等待一场约会的场景。而拍摄地又是我的故乡,当时拍摄的照片,很多年后再次回望,感觉自己何其有幸,记录了这片土地曾经存在过的生活状态,没来由地就会生出乡愁的体会。”张照堂说。

  与大都会的繁忙生活相比,张照堂说自己更喜欢拍摄简单而宁静的小镇,并笑称:“如果有人不畏困难,想去拍摄大都会的冷漠和複杂,大可以去。但我自己比较喜欢安静、充满浓郁人情味的乡村,那裏有传统的庙会和习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最是单纯。”

  捕捉素材诀窍

  初中开始接触相机,他的作品从不是针对某议题的计劃性拍摄,而几乎都是在电视台工作或生活之余的随性抓怕,“拍一张好的作品,需要讲究直觉、距离和运气。我也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寻找和拍摄,而是选取那些与众不同、最能打动我的素材。”展出作品中,有一张照片就是他在早上锻炼身体时所得,照片摄於新竹五峰县,主角是一头等待被当地原住民用作祭品的猪,“很多人看到这张照片,可能会将当中躺着的猪视作老鼠。当时我听到牠叫声淒凉,旁边有一些狗围着,我就在想,假如我将相机放在与猪平视的位置会如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有时候不看观景窗,却能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菲林机时代行至数码相机的当下,张照堂认为,凡事有利也有弊,他自己就试过因长时间用电脑修照片而导致眼疾。谈及此,张照堂苦笑说:“现在人人都可以拍照,过於方便对艺术本身就会是一种扼杀,因为菲林机时代,你每按一次快门,都会是慎重的。但现在得来过於容易,反而让人们失去了创造力,令拍照成了一种单纯的档案纪录。”但他亦指出,数码和互联网时代无法逆转,人们只能顺势而为,但应警惕被它们奴役。

图片: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