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回首 锦城一茫茫/阿 来

2018-10-14 03:16: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就在这时,情况一变。

  高适在与吐蕃的边境战争中打了败仗,丢掉了岷山中拱卫成都平原的战略要地松州、维州和保州。六十一岁的高适被免去节度使职调往中央任职。严武二次入蜀,再接剑南节度使职。这次是来当救火队长。得到这个消息,杜甫马上改变计劃,不去吴楚,要回成都。高适当节度使,不肯认真理会他,但严武他是信得过的。有诗为证:《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这次回来,才三十多岁的严武已经封了郑国公了。

  “雪山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你回来任务重啊,因为西边雪山中已经没有唐朝的兵马了,不过,我回成都倒是有好的主人了。雪山中无朝廷兵马,是高适造成的。前一年,没有对他表示欢迎的锦里主人也是高适。这就叫古诗章法中的“隐而不显”,“怨而不怒”。但这回严郑公回来了,诗人要重回草堂了。但那草堂一定都荒芜了:“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当年栽的松树长得慢,如今也没长高多少吧,倒是那些疯长的竹子可能得砍去不少。“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当年离去,害怕草堂被徐知道的乱兵糟蹋,今天回来,又担心周围不再是那些熟悉亲切的邻居了。

  又回到成都了!草堂还在,并未毁於兵乱。欣喜之余,写《草堂》纪之。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入门四松在,步屧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葫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啊,回来了,草堂还是原来的样子。那四棵松树还在,环笼草堂的竹林也长得很好。这裏的狗也还认得我,老邻居也拿着一葫芦酒来庆贺我的归来。他还为那四棵松树专写了一首诗《四松》。接着又为早前栽下的桃树写了《题桃树》。当年栽下的一百棵桃树都长大了。其中五棵靠近草堂的,横生的枝桠有点挡路,更因为枝叶繁茂遮住了屋裏的光线,有访客来建议伐掉,但杜甫捨不得,因此写了《题桃树》。

  更重要的是,“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大官自然是已经回任的严武。听到诗人回归草堂的消息,马上就派人骑着马来问有什麼需要。

  杜甫似乎又过上当年初营草堂后那样的安稳日子,又开始写欣欣然歌颂成都美景的诗篇了。

  《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动古今。”

  《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修复草堂需要钱,还是老路子,向人讨要。有个王姓录事官答应过要给杜甫些钱作为“修草堂赀”,但没有兑现。於是杜甫写了一首诗给他。《王录事许修草堂赀不到,聊小诘》。“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赀。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幽默感又回来了。

  严武不仅关心他的生活,还从朝廷为他求了个小官职:检校工部员外郎。这也算是有了一份工资收入。当然,杜甫也不可能到中央去上班,就到严武幕府中作些参谋性质的工作。杜甫去城裏上班了,与严武的交往也更频繁,杜甫留下好几首诗记他们的交往。《寄奉严大夫》:“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严郑公阶下新松》。《严郑公宅同咏竹》。《奉观严公厅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严武二度镇蜀,其实是来收拾高适留下的烂摊子。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收复被吐蕃攻佔的松、维、保三州,也就是屏障成都平原的今松潘、理县一带地方。杜甫对边境线上的形势是关注的,在他流浪梓州时,就写有《西山三首》:“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烟尘侵火并,雨雪闭松州。”高适任节度使时,对这些地方的防卫方略保守,杜甫则认为应该要取以攻为守的方法,才能抵禦吐蕃的进攻。此间,他还写了一首《警急》,那时三城之一的松州城已经被吐蕃大军重重包围,但高适防守的决心并不坚定。所以流离中的杜甫写了这首诗:“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这是安慰,只要坚持战鬥,松州之围是可解的。接下来是劝告,劝告高不要和谈,不要对和谈抱有幻想:“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你看,过去与吐蕃搞和亲,前后嫁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过去。但这有用吗?就看看以前是大唐属地的青海现在谁手裏吧。那裏已经被吐蕃大军佔据,秋高马肥,原野上飞驰的是他们的兵马。杜甫这首诗是十月份在阆中写的。一定是写给高适,有向他建言献策的意思。但高适没有理会。十二月,松州就陷落了。

  严武回来,马上就筹劃向西山进兵,并率军於当年秋天收复了西山失地,稳定了边境局势。为此,严武写了一首诗《军城早秋》。杜甫也写了一首诗相和,《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长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所以,后世研究者讨论杜甫与高适与严武的关係时,就注意到影响杜甫与严武和高适关係的,更深一层,还有政见异同的原因。

  严武早秋时节率军收复失地,回到成都,放鬆心情,还与杜甫等一干人出署遊玩。杜甫也有诗纪其事。《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古籍《成都记》中记载,隋朝时筑成都城墙挖土形成一个大洼地,再注水成湖。后来,有个胡僧到了湖边,讚叹了一句“摩诃宫毗罗”。摩诃是梵语,其意是大。毗罗也是梵语,其意为龙。这意思就是有龙居住的大湖。

  今天成都城中已无此湖,很长时间,具体位置也失其所在。这些年成都发展迅猛,建设繁巨,许多古代遗址也因建筑工程而被发现。摩诃池遗址也因此被发现,大致在今天后子门一带。

  杜甫在严武幕中不久,又一次辞去工部员外郎的官职。杜甫“性疏放”,心裏自认与严武既是世交,也是朋友,但到了幕府中会有上下尊卑之分,他自然是不习惯的。所以史书中有他酒后触忤严武之说,但写到这裏,文章已经太长。对这个问题,国内研究唐诗的权威傅璇琮先生和人著有《杜甫与严武关係考辩》一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总而言之,杜甫在严武府中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心。这也有他的诗为证。《宿府》,也就是上班时间不能回草堂,使他感到苦闷与孤独:“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遣闷奉严公二十韵》:“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

  七六五年正月间,杜甫又回到浣花溪边的草堂。这回,他是下定决心要这裏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了。《营屋》,修整草堂。《除草》,把园中的荨麻,也就是螫人的恶草除掉。“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那麼,接下来杜甫和严武关係又会发生什麼样的变化呢?可惜的是,我们看不到这个故事的发展了。这一年四月,才四十岁的严武突然在成都暴病而亡。这位能文能武的封疆大吏,就这样走了。《全唐诗》中存杜甫诗一千余首,严武诗只有六首。其中两首是因有杜甫相和而留下的。

  这一回,失去荫庇的杜甫真的只好离开成都,离开浣花溪,离开草堂了。

  五月,《去蜀》:“五年客蜀郡。”七五九年年底到,七六五年初夏离开,差不多六年时间。“一年居梓州。”其间一年多时间是在三台、阆中一带度过的。“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遊。”

  成都,这座建城史长达两千多年古城,真正代表城市古老历史的物理遗迹基本都无迹可寻。城墙没有了,华屋没有了,杜诗中写到的张仪楼没有了,黄师塔没有了,石笋没有了,摩诃池也没有了。成都以一座文化名城的存在,主要凭藉的就是文字的记录了。书写成都,最优美,数量也最多的,就是杜甫。此前,成都出了一个大文豪司马相如,他的《上林赋》是书写都市景象的名篇,但他出川致仕,写的是汉代长安。只有杜甫,在成都三年多时间,留下了那麼多关於成都的诗篇。清澈的江水、丰富的植物、温润的气候、众多的古蹟、时人的身影与生活场景、城市的气象,无一不在他笔下清晰呈现。没有杜诗,我们几乎无法描摹成都,没有杜甫,我们也几乎无法歌颂成都。

  多麼好啊,杜甫还留下了一座草堂,永驻成都。即便这座草堂并不真是杜甫当年那座草堂。但这座草堂的存在也表示了成都对杜甫珍重。

  杜甫让我们更爱成都,当然,我们也就更爱杜甫。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从此以后,你爱上这个人。这意味着,你要努力地用你温柔的双手将他的人格的轮廓按照你当时看到的样子描绘出来。”那个其实不会好好种地的杜甫,那个渴望致仕却又不能躬身逢迎混迹官场的杜甫,他自己用丰富的诗作展现了自己,以至於用不着我们再费什麼笔墨来描绘他。我们只要在锦江夜雨时轻声吟咏他那些诗作就好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