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大湾区文学工作坊启动

2018-11-06 03:16: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主办单位代表及粤港澳文学代表共同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

  【大公报讯】记者黄宝仪广州报道: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下称“工作坊”)本月四日在广州成立,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文学工作坊,大湾区青年作家代表葛亮、蒲荔子、阿菩同期正式入驻。工作坊今后将服务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文学交流、文学阅读,团结大湾区文学力量,促进大湾区文学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交流平台。同时,工作坊还将开展国际写作计劃,邀请国际名家与大湾区产生互动,促进“一带一路”文学交流。

  资源共享人才互动

  文学工作坊是当下世界风行的文学交流、学习、创作的有效平台,服务专业的写作者,同时促进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今年八月举行的南国书香节上,葛亮、朱燕玲、费勇、毛继鸿等多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名人倡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和阅读的交流平台,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应运而生。

  粤港澳三地在文学创作资源向来共享,如李小龙、黄飞鸿、叶问等香港影视的题材都来自於广东。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主任、海外华语传媒与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蒋述卓在致辞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本身就有天然的联繫,语言和文化传统相通、相同,在文学创作上更是紧密联繫。因此,粤港澳三地文学创作的资源共享,文学创作的人才也时常在相互流动。成立粤港澳文学工作坊,可以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并为粤港澳文学大联盟的成立起到示範作用和承担领头的角色。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思敬寄语工作坊时表示:“它佔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相信它将会对我们的中国文学事业做出重大的贡献。”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寿桐则认为工作坊“将会成为我们粤港澳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文学学术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性的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裏面从没有出现过的一个现象,这个工作坊的成立应该是在这个高度上幹大事的,能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不同领域交流比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工作坊的首个落地项目,花城出版社“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地理丛书暨手绘文学地图集”项目当日同期启动。花城出版社总编辑程士庆表示,项目计劃先用一年时间,完成一本汇集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座城市的绘本散文,以带有作家个人体验式的书写,并为文中提及文学地标、文学遗存进行手绘标註、再附以地图出版。三年计劃则是为大湾区十一个城市各出一本绘本散文,以此作为新文学样式的尝试。

  大湾区青年作家代表葛亮、蒲荔子、阿菩是首批进驻工作坊的作者。三人从事着不同类型的写作,如葛亮创作纯文学,阿菩写类型文学,蒲荔子写剧本。葛亮希望用自己的创作尽一分绵薄之力,为整个大湾区的发展和建设;阿菩希望接下来三人能从不同的领域,以工作坊的名义,为整个大湾区的文学创造具有全国性甚至是能够通达海外影响力的作品;蒲荔子称工作坊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比试的平台,希望未来大家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和比试。

  图片: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