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紫荆盃栽培青少年书画家

2018-11-13 03:16: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黄锦良(左起)、萧晖荣、杨勇、李鲁、杨健、杨润雄、朱挺、徐仕伟、陈亨达、蔡丽双启动颁奖礼

  【大公报讯】记者刘毅报道:由紫荆杂志社与微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紫荆盃’两岸暨港澳青少年书画大赛”,昨日在沙田大会堂展览厅举行颁奖礼及获奖作品展览。大赛分为六个组别,参赛作品涵盖毛笔书法、中国山水画及花鸟百兽画、油画、水彩、版画、素描、漫画、黏贴画等多个门类,最终评出一等奖六名、二等奖十二名、三等奖三十名及多名优异奖。

  六个组别颁发奖项

  出席昨日颁奖礼的主礼嘉宾有:中联办副主任杨健、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中联办教育科技部部长李鲁、中联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朱挺、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微博香港总经理徐仕伟、香港美协创会主席萧晖荣、经纬集团副主席陈亨达、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香港文联主席蔡丽双等。

  杨润雄十分高兴学生藉作品反映正面人生观,且弘扬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他表示:“国画常以山水人物为题材,表达人与自然共存的关係。今次比赛有助於促进港澳、内地、台湾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能令他们互相学习,从而拓展眼界。”

  杨勇致辞时形容这次的青少年书画比赛是一次播撒种子的赛事,不仅是爱国的种子,亦是传播中国文化的种子,更是热爱艺术的种子,“中国历史绵延五千年之久,而今这一传承重担落在这批青少年身上,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今天的稚嫩作品明天可成大师之作。”萧晖荣亦评价获奖作品体现家国意识,“参赛者虽年纪不大,却已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彰显中国文化之民族精神。”

  参赛作品逾万件

  作为一个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文化活动,本届大赛从六月启动以来,港澳、内地、台湾反响热烈,参与人数众多,组委会收到逾万件参赛作品。

  展厅中,既有祖国秀丽山川、维港夜景、江南亭台楼阁,亦有书法展出。参赛者虽为少年儿童,或读中学、或唸小学,却已然可以藉水墨丹青抒发心中意,实属难得。

  香港王肇枝中学的何婷今次摘得中学国画组一等奖,其参赛作品《哺》於本地取材,以画中画形式,展现本地一家士多店的温暖亲情,“香港有很多类似这种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店舖,店中父亲正在餵儿子吃饭,细微处可见两代人之间的亲情。”何婷说。

  来自四川的刘韩宇获小学毛笔书法组一等奖,他的作品为一幅篆书楹联。刘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书写篆书,认为篆书看上去好似绘画,充满美感。刘韩宇则表示:“我花费几个星期书写这幅作品,只因为字裏行间的意思,能帮助我的学习和生活,令我觉得很有意义。”

  台湾中学生胡悦谊的画作《鬥美》及澳门中学生梁铠彤的书法作品《执大象天下往》都十分引人关注,前者得中学国画组二等奖,描绘一人一孔雀,相映成趣;后者获中学毛笔书法组二等奖,描绘书法作品线条清晰,可见笔力。

图片: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