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京港台学子同演《牡丹亭》

2018-12-06 03:17:4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汇演由中大博文讲座教授白先勇教授(第二排左七)亲自策劃,参与演出的演员及乐师有三十多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到底是《牡丹亭》,从遊园惊梦到言怀寻梦,从离魂忆女到幽媾回生,箫声响起,水袖飞扬,眼波流转,一场动人的校园版《牡丹亭》京港汇演就这样在香港中文大学邵逸夫堂拉开帷幕。\大公报记者 王丰铃

  十二月二日上演的这齣校园版《牡丹亭》,由著名作家、中大博文讲座教授白先勇亲自策劃,中大和北京大学崑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共同呈献,演出前已举行一系列讲座活动,引发青年学子的热议与追捧。《牡丹亭》共五十五齣戏,校园版选取其中〈遊园〉、〈惊梦〉、〈言怀〉、〈寻梦〉、〈离魂〉、〈冥判〉、〈忆女〉、〈幽媾〉、〈回生〉九折精髓,在舞美、灯光、服装设计与编剧方面,融合传统与现代舞台审美,此前已在北京大学等内地高校巡演多场,是次中大公演,更有中大及台湾大学学生加入。

  故事感人 观众落泪

  演出吸引逾一千四百人入场观赏,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不少人提早到场购买演出光碟及戏文解析书籍。理工大学学生王艺斐这次专程赶来中大看剧,她表示是从中国文化专业老师那裏听说是次活动,“之前对《牡丹亭》了解不多,不过平时都会去香港文化中心看京剧演出。这些演员都不是专业学戏,我们算外行,但也能感受到他们演的很棒,很动人。”

  观众万润玉今年六十八岁,她说自己多年来十分喜爱戏曲,以前学粤剧十年,后亦迷上崑剧,退休后仍在岭南大学旁听戏剧课。早在十多年前,万润玉就带女儿看过青春版《牡丹亭》,是次与朋友相约来看。中场休息时谈及观戏感受,她感慨,这次看戏有别样感受:“可能我们年纪大了,有了一些人生经历,看这齣戏会很动情,我们也是有女儿的人,所以刚才听〈离魂〉那一折忍不住落泪。”

  这九折戏由来自北京、香港和台湾三地的学子共同演绎,此前演员接受了青春版《牡丹亭》主创团队的一对一指导,而幕后笛、古筝、笙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也都由北京各大高校大学生担任。白先勇更邀请三位学习崑曲的中大校友:袁学慧、张静文及邹焯茵到崑曲发源地苏州学习,期望让年轻人感受崑曲优美、活力及创新的一面,在校园内推广和传承中国戏曲文化。

  中华崑曲 世界播种

  张静文在第一折中扮演杜丽娘,自二○一二年起,她拜邓宛霞为师学习戏曲,每周都抽出空閒时间练习。为何对崑剧如此热爱?张静文说:“崑剧是很美的艺术。从服饰、化妆到音乐、文字,都是美的。小时候先听了广东粤剧,后来我妈妈经常带我去看演出,慢慢我就喜欢上了京剧和崑曲,后来学习之后,打基础先学崑曲。这次我觉得可以跟大家说,崑曲不只在内地流行,有些人认为香港演粤剧就好了,但其实香港也有年轻人去学习表演崑曲,也有很多年轻观众,我们有心、也有能力去传承这门艺术。”

  第三折柳梦梅的饰演者陈胜超对记者说,儘管身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导演专业本科生,又有不少戏曲工作经验,但接触崑曲是从今年八月才开始。参演感觉“一个是美,无论从舞台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美的。一个是秀,一齣《牡丹亭》简直就是一个大家闺秀,赏之不起半分邪念。”

  演出谢幕时全场掌声雷动,白先勇接过话筒讚叹道:“非常成功。看见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崑曲的未来,希望能把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全世界播种。”

  图片:主办方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