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汪兆骞解读百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8-12-14 15:55:50大公网 作者:记者 刘蕊 通讯员 谷素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汪兆骞接受记者采访 刘蕊摄
     
    日前,由中国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编著而成的《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一书由现代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在接受大公网记者采访时,汪兆骞分享了他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识,并指出中国文学当前实际处于一种“边缘”状态。
     
    人性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核心
     
    回顾百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汪兆骞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可用“四个最”来形容:奖金最丰厚、举行仪式最隆重、代表性最广泛、 地位最崇高。他说,历史证明,全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作家,除了极少数有遗珠之憾,几乎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因此诺贝尔文学奖被视为世界最具权威性、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及其得主也都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在对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进行解读时,汪兆骞主张抛却二元对立的观念,回归文学最基本的逻辑和评价标准。汪兆骞认为“文学就是人学”。在他看来,文学虽一直在变革中前行,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多元的景观,但是审视自我和社会,拷问人性,一直是文学的视域和生命。这也正是诺贝尔文学精神的深刻内涵,将作品表现人性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唯一获奖标准,告诉世人我们人类有多么伟大,描绘美好的理想精神家园。
     
    遵循这一理念,汪兆骞坚持从文学角度出发,以人性的、历史的、美学的眼光进行解读诺奖。但他坦承“这不是一部学术著作,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和阅读经历”,如其自谦“揽片羽于激光,拾童蒙之香草而已”,《文学即人学》一书即是由他数十年的阅读笔记重新整理而成。全书以非学术化的语言将作家们的人生故事、创作经历、作品特点和评论界观点等巧妙融合,刻画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群像,兼具知识性也有趣味性。
     
    当世界敞开 中国文学也应拥抱世界
     
    百位诺奖群星熠熠生辉,背后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骄傲。
     
    面对诸如“诺奖评选存在民族歧视”等种种质疑,从诺奖的评选标准,机制和成果来看,汪兆骞说:“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焦虑”。但他也强调,诺奖评奖因没有绝对客观的标准,院士的个人政治倾向及美学趣味又有所不同,评奖只有靠民主投票程序最后决定,因此其公正性、严肃性就不免打折扣,诺奖受到某些质疑很正常。
     
    目光回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诺奖无缘呢?汪兆骞认为根据诺奖评选流程,没有人推荐是原因之一。“很负责任地说,中国文学在世界上是‘被边缘化的’,很多作品没有被翻译出去,汪兆骞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瑞典2011年瑞典出版的2900本翻译作品中,仅有两本汉语作品。
     
    同时,他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一直以来,外国文学有不少是描写中国的,包括几部诺奖获奖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但是中国又有几部是写外国的呢?”如此一来形成的不对称也在提醒我们:当时向中国敞开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放眼当下,汪兆骞认为中国从不乏好作家,好作品。“我们还有很多作家有获得诺奖的可能,比如贾平凹就很有希望成为莫言之后另一位获奖者”。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