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交响清唱剧《鹹水歌》中山首演

2018-12-17 03:17: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全国第一部大型交响清唱剧《鹹水歌》昨日在广东中山市首演

  【大公报讯】全国首部大型交响清唱剧《鹹水歌》昨晚在广东省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首演。

  作为一方水土的文化象征,鹹水歌是岭南水乡人世代传承的民间口头艺术精华。鹹水歌又称蛋歌、蜓歌、蛮歌、鹹水叹、白话鱼歌、后船歌等,它源自生活、贴近生活,即兴创作,音调婉转、通俗易懂,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态度、情趣、愿望以及审美观念,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活泼鲜亮的艺术特色,被称为蜑家人的诗经。

  中山市重点文化项目

  中山是广东省鹹水歌文化的中心地区。中山曾将鹹水歌唱到北京,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近几年来,中山的鹹水歌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鹹水歌成为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了若干个鹹水歌传承基地,并进入学校的教育课程,相关歌手亦进入中央电视台录音,但鹹水歌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为此,中山市政协决定以文化公益、文化民生项目的角度,将关注和支持鹹水歌作为二○一七年之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来部署。二○一七年八月,中山市政协、广东省音乐家协会联合有关镇区首次面向全国征集鹹水歌歌词,并举行了广东省首届鹹水歌文化节。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鹹水歌事业,中山市政协、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联合火炬开发区、五桂山办事处、小榄镇、东升镇、民众镇、南朗镇、坦洲镇和中山市音乐家协会策劃组织、共同主创了大型交响清唱剧《鹹水歌》,被中山市委列入中山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升格地级市三十周年的重点文化项目。

  《鹹水歌》融合传统创新

  《鹹水歌》由中山市政协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丘树宏担任总编导和总撰稿,由广州交响乐团驻团著名作曲家蓝程宝作曲、编曲并担任艺术总监,由广州交响乐团,会同中山市的歌唱演员、中山合唱团(邀请部分音乐教师),以及东升胜龙童声合唱团联袂演出,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广东中山本土原创作品。它通过一个在中山地区流传的五桂山青年阿桂与蜑家姑娘水妹的爱情故事,表现了鹹水歌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鹹水歌的特点和各种调式与唱法。传统性和创新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作品既有原生态唱法,又有大胆的改革性探索,採用交响乐、清唱剧的方式,被视为“新鹹水歌”。

  作为全国第一部用具有广东特色的鹹水歌音乐来表现鹹水歌主题的大型交响清唱剧,《鹹水歌》融合了多种语言,採用了粤语、客家话、普通话,在演唱方法上,独唱、重唱基本採用原生态的民间唱法,而合唱则採用美声唱法。

  《鹹水歌》还融合了各种类型的调式,高堂歌、对花、大缯歌、姑妹歌……甚至与鹹水歌有特殊关係的白口莲山歌,都在剧中有所体现。此外,作品融合中西方音乐语言,採用了具有浓郁广东特色的“鹹水歌”及一些民族乐器与西方的交响乐来共同演绎,在舞美方面,採用的LED设计简约精到不繁杂,为剧本主题内容、演唱和音乐作衬托。

  图片:主办方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