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彩瓷展重现本地瓷业辉煌

2018-12-19 03:17: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重点展品“仿嘉庆道光外销瓷猎狐图大碗”

  【大公报讯】记者汤艾加、吴至通报道:“港彩流金:二十世纪香港彩瓷”展览昨於香港文化博物馆开幕,合共展出二百多组由本地画师绘画和瓷厂生产的彩瓷。透过展览,向观众介绍本地彩瓷於二十世纪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同时亦希望重现本地彩瓷业的流金岁月。展期至二○一九年三月十八日。展览免费入场。

  猎狐图大碗瞩目

  是次展览,透过不同种类和用途的彩瓷,展示了广彩瓷器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早於清朝开始兴盛的广彩,以外销瓷为主,同时包括仿古瓷和纹章瓷,自清末开始,香港开始出现本土生产的广彩瓷器,也是在香港广泛流通的日用瓷和陈设瓷。是次展出的瓷器在香港烧製完成。在瓷器实物、旧照片、文献、设计手稿、彩料和工具等的展示,详细介绍了香港彩瓷的发展历程和特色,让观众深入地了解香港彩瓷业曾铸就的辉煌。

  广彩中西糅合的文化元素,造就了它在造型、用途与纹饰的丰富多变。这次展出的重点展品,是“仿嘉庆道光外销瓷猎狐图大碗”,该作品由广彩名师张锦平手绘,碗上绘製的是西洋人牵犬猎狐的场景,中式碗胎、中式绘画方式、结合西洋人物与画风,充分展现了广彩外销瓷的鲜明特点。

  西方国家在中国瓷器上使用创新,另一种方式是以瓶器为灯座的改装,如这次展出的一系列广彩瓷灯座明瞭地展示这一特点;同时还有以原画创作的“中国贵妇像外销绘画瓷片”,原作係历史博物馆馆藏《贵妇像》(展场亦有展出)。是次展览为观众在传统实用瓷器的使用上开拓了一个新认识的角度。精彩展品还有“报信耶稣复活图挂碟”、“绿彩蝴蝶彩瓷方砖包锡烟灰缸”等。

  四师傅坚守岗位

  粤东瓷厂东主、香港彩瓷艺术家曹志雄谈及其家族曾经辉煌的历史时,自豪中透露出了他的担忧:“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时,我们的瓷厂曾经是香港最大的手绘彩瓷厂,彩绘师傅多达三百多人,但是到了现在,仅剩四位师傅在坚守岗位了。”他直言不讳地说道:“虽然现在仍有不少客户向我们订购彩绘瓷器,但是现在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手绘彩瓷艺术的年轻人不多,除了一些小的艺术作坊外,我们粤东瓷厂已经几乎是香港最后一家大型专业手绘彩瓷工厂了。”说到瓷厂的前途,他并不乐观地感叹道:“等到我们老一辈手绘彩瓷艺术家退休后,我们的瓷厂可能面临结业的局面。”

  展览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香港陶瓷研究会联合主办,香港文化博物馆和香港陶瓷研究会联合筹劃。香港文化博物馆位於沙田文林路一号。更多展览详情,可浏览馆方网页www.heritagemuseum.gov.hk,或电二一八○八一八八查询。

  图片:大公报记者汤艾加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