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内地名作家手稿亮相广州

2018-12-19 03:17: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嘉宾为广州国际文学周开幕式剪䌽

  【大公报讯】记者黄宝仪广州报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同样经历了深刻革命,其中之一正是漫长的手写时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趋於终结,作家们放下了笔,改用电脑。“回望手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广州站”正在广州的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举行,这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次在北京以外地区举办手稿展,包括巴金、莫言、刘心武、汪曾祺等多位名家的手稿,向观众展示作家群体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思考和创作轨迹。

  认识作家思想轨迹

  书写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其规模和深度,也许时至今日仍不过是初见端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国文学迎来了新时期,也是手书时代最后的灿烂绽放。本次手稿展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及中国现代文学馆特别策劃,以馆藏手稿为基础,展出改革开放时期部分代表作家的手稿,通过保存在纸张上的文字,展现出作家群体对於时代变革的敏锐性和前瞻性,也记录了作家的创作个性、精神气质与曲折动人的心路历程。

  主办方期望通过手稿展,以文学的方式,让观众见证改革开放的壮丽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进步,也重新认识这些名作家的创作思想轨迹,从而对文学、对改革开放都有更深刻的认知。

  “回望手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广州站”是广州国际文学周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盛典(下称“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文学周主体活动将持续到本月二十二日,邀请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舒婷、高桥睦郎、文贞姬三位中日韩国民诗人,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周大新、柳建伟,日本芥川文学奖得主平野启一郎,港澳文学代表蔡益怀、林中英等分别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英国的六十多位名家及二百多位文学界人士齐聚一堂。

  香港作家分享创作

  文学周期间,还举办“伟大时代的文学徽章——广州国际文学周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盛典”开幕式、“花城国际诗歌之夜”、“写作坊.广州”发布会以及日本主宾国专题活动、粤港澳文学沙龙等二十多场活动。

  其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鲁敏、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十月、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葛亮、《香港文学》执行主编周洁茹、作家巫昂、诗人吕约等多位中生代代表作家将在文学周亮相,部分作家在“写作坊.广州”发布会上,举行“传承与打磨”主题的创作分享,从各自的文学创作经历及观察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来解析文学中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脉络关係,结合他们的文学叙事艺术特点,提供对广州新时代城市文学的独特审美维度。

  该展览至本月三十一日结束。

  图片: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