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巴金诞辰115周年 全新巴金译文集上市

2019-03-12 13:27:14大公网 作者:刘蕊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刘蕊摄 全新汇编的《巴金译文集》 

    时值巴金先生诞辰115周年,由巴金故居策划,草鹭文化与浙江文艺出版社于3月合作推出全新汇编的《巴金译文集》(共十册),这套书精选巴金先生一生翻译的经典译作,包括屠格涅夫的《木木》《普宁与巴布林》《散文诗》,高尔基的《草原故事》《文学写照》,迦尔洵的《红花集》,赫尔岑的《家庭的戏剧》等作品。译文集根据巴金生前亲自校订的最后版本排印,并以“附录”的形式在部分作品正文之后汇集了巴金与译文相关的注述,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 
     
    《巴金译文集》集结的是巴金从浩瀚世界文库中拾取的珍珠,每本篇幅在10万字上下,体裁涵盖了诗歌、短篇小说、回忆录等。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曾经影响了一代文学大师的精神源流。 
     
    据记者了解,此次出版的《巴金译文集》以巴金故居授权的权威版本为底本,并经过了精心的编辑。每本书内,配有巴金珍藏的原版书影、插图,以及作家手稿等,译后记作为附录编排于书后,为读者提供延伸阅读。如屠格涅夫的《木木集》中,有巴金珍藏《木木和地区医生》英文本书影,巴金珍藏屠格涅夫书影,《木木》俄文版插图、中译本书影,巴金《普宁与巴布林》手稿;《散文诗》中,新增最新发现的巴金佚文(《译后记》两篇),附屠格涅夫晚年小像、屠格涅夫散文诗《玛莎》手记、巴金藏日文版《散文诗》、《散文诗》部分中译本书影。 
     
    巴金:用我的译文打动更多人的心 

    刘蕊摄 《巴金译文集》内页 

      巴金是像鲁迅、茅盾、张爱玲、梁实秋等现代名家一样著译等身的一代大家。巴金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随想录》等,被誉为“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尤其是他的《家》《随想录》,给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青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或许尚未被广大读者所熟知的是,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巴金从事翻译工作六十余年,有数百万字译著传世,其中很多已成为必读的外国文学经典名译。巴金流畅、自然、朴实的文学风格,和他对于屠格涅夫、高尔基等文学大师的翻译与学习也是密切相关的。 
       
      1922年,18岁的巴金根据英译本翻译了俄国作家迦尔洵的小说《信号》,由此开始了延续60年的翻译工作。巴金自谦自己不是文学家,也不是翻译家。他写文章、发表作品,是因为有话要说。他对于翻译的作品有自己的选题,“希望我的笔对我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能起一点作用。我翻译外国前辈的作品,也不过是想借别人的口讲自己心里的话,所以我只介绍我喜欢的作品。” 
       
      他是“边译边学”,翻译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他翻译的作品都是他的“老师”,“翻译首先是为了学习”,所以他称自己是“试译”。“我喜欢一篇作品,总想理解它多一些,深一些,常常反复背诵,不断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文笔表达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别人的文章打动了我的心,我也想用我的译文去打动更多人的心。”尽管是“试译”,他重读时仍然感到激动,“仍然强烈地打动我的心”,仿佛那些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者的心还“在纸上跳动”。 
       
      因此,巴金的翻译风格忠于原文、流畅自然、富于感情。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说,巴金的译文既传神又忠于原文,他所译高尔基的短篇小说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翻译家高莽说,巴金译文“语言很美”,表现出“原著的韵味”。巴金翻译一本书往往根据多种版本。著名的文学史家唐弢曾评价说:巴金在译文上用力之深、用心之苦远胜于他自己的著作。而巴金的译文也成为后来许多著名翻译家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