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亚洲首建藏书票资料库网站

2019-04-17 03:18: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熊美仪(左起)、Kendall Crilly、周伟立、吴秀华、郑浩彤出席开幕礼

 

  【大公报讯】记者李亚清报道:藏书票用於贴在书本封面内外,作为自己藏书的标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製作,但其具有艺术价值。继“香港藏书票协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电脑藏书票展”开幕之后,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图书馆和视觉艺术院在浸大区树洪纪念图书馆举办“到此票遊”藏书票展,展出约六十幅由香港藏书票协会会员捐赠的藏书票,以及视觉艺术院学生製作的藏书票精选作品。同时亦举办名为“消失中的艺术:藏书票与香港”的网上藏书票图像和文献资料库发布会,此为亚洲首个藏书票图片和文献资料库网站。

  详细介绍800张中外作品

  策展人兼浸大视觉艺术院研究助理教授吴秀华表示,“消失中的艺术:藏书票与香港”研究计劃由浸会大学图书馆支持,希望透过建立一个由香港艺术家和收藏者製作及收藏的资料库,记录和编写香港藏书票历史。她展示资料库网站时道:“此资料库有超过八百张来自香港及世界各地的藏书票图像,每件作品都有详细介绍,经数字化存档和图像分析后,方便使用者搜寻和浏览。此外,亦包括藏书票的定义、历史、技巧及展览的资讯和分析等,旨在推广这种几近面临消失的跨文化艺术,并为对其有兴趣的人士或研究提供一手文献资料。”网站另呈现诸多相关分析,比如透过主要题材的文字云图像显示,女性是藏书票中最常出现的形象,随后则是男性、裸体、花、鸟等。

  籲大众关注身边的艺术

  策展人郑浩彤接受大公报记者採访时表示:“‘到此票遊’的概念,与学生遊览、考察和研究香港各社区内的公共艺术相呼应,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呈现在其藏书票中。通过研究和访问接触大众,学生不仅了解了香港的社区艺术,更通过展览和社交媒体(#hkbubookplate),向大众分享他们的作品,最终希望提高大众对身边的艺术文物的关注。”

  他续介绍,是次展出的捐赠作品来自余元康、熊美仪等艺术家。而修读二十世纪艺术课程的学生作品,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巧或使用电脑软件製作而成,兼具抽象与具象,他举例道:“学生李思颖以九龙公园雕塑廊中的‘一个人’为灵感,表达‘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感受;学生莊棓乔取材位於中环的太极雕塑,作品中的人物好似在做瑜伽,幽默而具创意。”

  为鼓励学生创意,浸会大学今次评选出五名获奖学生作品,由浸大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浸大图书馆馆长Kendall Crilly为他们颁奖。此外,参展艺术家郑大戈开幕礼当天即场示範藏书票製作过程,为大众展示及讲解这一独特文化。

  出席开幕礼的嘉宾还有香港藏书票协会主席熊美仪、香港藏书票协会副会长熊爱仪。“到此票遊”展由创新服务学习中心支持,展期至八月九日。资料库网站(digital.lib.hkbu.edu.hk/bookplate)向公众开放。

  图片:大公报记者李亚清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