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康城直击之七/亚洲电影再次扬威康城/王 勋

2019-06-11 03:13: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寄生虫》剧照

  继去年日本导演是枝裕和(Kore-eda Hirokazu)的《小偷家族》(Shoplifters)后,康城影展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奖今年颁予韩国的影片《寄生虫》,连续第二届由亚洲电影夺得。亚洲电影持续受到重视,除了因亚洲多个地区都不断製作出色的电影之外,欧美电影持续低迷亦是原因之一,但西方社会对艺术判断愈来愈倚赖“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也是其中因素。

  韩国导演奉俊昊(Bong Joon-ho)的《寄生虫》(Parasite)是今届康城影展的头号大热门,自放映后影片一直备受讚誉,在电影杂志《银幕》(Screen)的影评人评分表中,以三点五分高踞首位。影评人的口味往往跟评审不同,故此评分最高的电影获得金棕榈奖可谓绝无仅有,去年同是韩国导演李沧东(Lee Chang-dong)的《烧失乐园》(Burning)的评分更是破纪录的三点八分,最终却空手而回。对上一次评分最高同时又获金棕榈奖的电影,已是二○○三年的法国电影《接近无限温暖的蓝》(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了。

  在今年的颁奖台上,评审团主席依拿力图(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称,评审团对各个奖项也持不同意见,唯独金棕榈奖却全体一致赞成由《寄生虫》夺得,而台下嘉宾及记者们都同声欢呼,可见奉俊昊今次真正做到雅俗共赏,传媒亦讚评审团选择正确,这当然跟康城终於肯邀请导演为评审团主要成员不无关係。

  “政治正确”的评审取向

  虽说今届评审团由八位导演及一位演员组成,改正了以往邀请过多明星的弊病,但“政治正确”的追求却依旧存在。对於今届康城所颁发的其他奖项,笔者都不以为然,因这些作品的水準皆只属中规中矩,很难叫人心悦诚服,甚至令人怀疑是“政治正确”作祟。评审团大奖得主《大西洋》(Atlantics)是法籍塞内加尔女导演玛缇迪奥(Mati Diop)的首部作品,以爱情故事探讨阶级以及自主等问题,故事陈套且欠缺惊喜,导演手法亦甚为幼嫩。

  瓜分评审团奖的有描写法国警民衝突的《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及讲述巴西小村莊为维护村民而大开杀戒的奇诡影片《巴古鲁》(Bacurau),两片的技术层面不俗,整体却未算出众,跟获得最佳编剧的法国古装女同志电影《着火的淑女肖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相若,令人怀疑这些作品各因种族、肤色、性别平权及社会议题等,而非艺术成就而获奖。依拿力图在颁奖礼后的记者会中一直滔滔不绝,他被问到对其他获奖电影的看法时,却立即交讬其他评审代劳,可见其意见跟最终结果应有明显分别。

  年轻导演更胜老前辈

  对笔者而言,今年除了金棕榈奖外,实至名归的奖项就只有最佳男演员。西班牙演员安东尼奥班特拉斯(Antonio Banderas)在艾慕杜华(Pedro Almodovar)的自传式作品《痛苦与光荣》(Pain and Glory)中,饰演回顾一生的年老导演,明显在扮演艾慕杜华本人。班特拉斯一改型男形象,感情表达得真挚细腻,深得观众欢心。反之,最佳女主角由《小奇花》(Little Joe)的爱美莉毕覃(Emily Beecham)夺得,但影片“怪鸡”得来未能奇峰突出,其拘谨演出也平平无奇。

  综观今年的参赛作品,美国电影主要靠塔伦天奴(Quentin Tarantino)、泰伦斯马力(Terrence Malick)、占渣木殊(Jim Jarmusch)及独立导演艾拿萨斯(Ira Sachs)撑场,可惜前两部雷声大雨点小,后两部则惨不忍睹,不成气候。欧洲导演一如所料,大部分在重複自己,却未达最佳水準,因此年轻导演得以突破成功,老前辈就只有戴丹兄弟(The Dardenne Brothers)以纯熟技巧击倒对手,夺最佳导演奖。或许评审团为鼓励更多年轻创作人,而刻意将大部分奖项颁予新一代导演也说不定。

  华语电影奖项落空

  其实今年的康城影展亦不乏华语片,其中最瞩目的当然是竞赛部分中,由曾经荣获柏林影展金熊奖的《白日焰火》(Black Coal, Thin Ice)导演刁亦男执导的《南方车站的聚会》(The Wild Goose Lake)。影片讲述一名通缉犯在逃亡中遇上一名神秘女子,却同时惦念着家中妻子,在血腥厮杀中寻找救赎的警匪故事。影片叙事结构複杂紊乱,画面构图刻意经营,个别场面具有神采,整体则略嫌累赘,对西方观众来说不易理解。胡歌与桂纶美造型突出,可惜演来较拘束,恍如绑手绑脚。

  《南方车站的聚会》虽获不俗评论,在《银幕》评分中有二点七分得第六,但未能取悦评审属意料中事。主要原因在於影片的格局太小,在类型电影中未能玩出新花样,又欠缺猎奇或社会议题,单靠导演的个人风格,很难得到影展的青睐。希望下年再有出色的华语电影,到康城影展争夺亚洲电影三连霸吧。(全文完)

  本文作者为现任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总监及资深影评人

  编者按:《寄生虫》将於本月下旬在港公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