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机械之魅灵”构建赛博空间

2019-06-12 03:13: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KARL'S FISH'n CHIPS-NUMBER 1》

  【大公报讯】记者王丰铃报道: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猩红色灯泡、三维模型……在工厦林立的葵涌看到这样的个展,不由联想到日前大热的动画片《爱,死亡和机器人》及若干年前那部《攻壳机动队》,同样探讨人与机械关係,同样能找出大量香港地景,繁複华丽的巴洛克式点缀,拼贴出一块“赛博空间”,展览名为“机械之魅灵”。该展览即日起展至七月三十一日,地址位於KC100艺术空间。

  巴洛克式数字空间

  展出的作品全部来自加拿大艺术家利马天(Martin Riese),时间跨度由一九八六年至今,部分作品如《AMERICAN BEAUTY-NUMBER 1》,画面布满重複的玛丽莲梦露形象,可以明显看到安迪华荷(Andy Warhol)对Martin的影响。Martin坦言,早期作品灵感的确来自安迪华荷,同时,也受到电影导演史丹利.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以及超现实主义摄影师约瑟夫.康奈尔(Joseph Cornell)的启发。

  “当代有个口号‘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我从未完全接受。”Martin说,他倾向於论证周围世界的无限性与複杂性,作品多採用三维拼贴,搭建虚拟的数字空间,充满巴洛克式点缀,在他看来“more is more”。

  哲学解读港味元素

  加拿大皇家空军飞行员、建筑设计师的经历,让Martin深深着迷於人与机器的关係,有合作,有反射,也有对抗:“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採用‘机器学习’和‘机器智能’的速度,电子是人与机器之间的转折点,但它们可以被修饰和操纵。”在巴洛克式3D拼贴作品《KARL'S FISH'n CHIPS-NUMBER 1》中,Martin嵌入超智慧电脑“哈儿”(HAL 9000)的一对摄影眼,该形象出自经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遊》,导演寇比力克让人工智能“哈儿”杀死人类,似乎预示着人工智能与人类“终有一战”,Martin认为关键在於“谁在主导”:“我们应当小心,事实上人类无法真正创造新的生命,只能传播现有的生命形式。”

  Martin将宗教作为一种哲学融入创作,《Electric Way Finder 1》、《St. Peter's Bologna 2》中能看见天主教堂、佛像、曼陀罗、风水罗盘等宗教元素。作品中还出现大量香港景观,如低空飞过九龙的飞机、山海楼、卖鱼小贩、烧味店、中藥舖,福禄寿神像,Martin指着画面中的“念慈菴枇杷膏”,笑言在香港已生活逾二十年,对各式店舖都不陌生,并且很信服中医藥的疗效。

  图:大公报记者王丰铃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