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艺术导赏/巴赫合唱团唱巴赫《圣马可受难曲》/嘉 娴

2019-06-21 03:17: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巴赫合唱团是本港历史悠久的合唱团之一

  英文passion一字,今天多数解作“热诚”、“赤诚”。岂不知这个字原先是指“受难”、“受苦”。此字源於拉丁文的passio,到了中世纪,古代法文(Old French)及中世纪英文(Middle English)已有从拉丁文passio演变过来的passion。单就音乐而言,passion专指“受难曲”,而受难者,当然是耶稣。受难曲就是按照耶稣受难的经过谱成歌曲。

  耶稣受难经过,记载於圣经的四本福音书。虽然四本福音均有记载,但所叙述的,繁简不一,重点各异。正因如此,作曲家可以从不同的福音书自由选取经文,作为受难曲的材料。创作受难曲的历代作曲家倒有不少,包括几世纪前的巴赫、韩德尔,以及现代的帕特。其实,音乐剧《耶稣基督,超级巨星》何尝不是受难曲;只不过是属於更广义的受难曲而已。

  从四本福音书找材料

  既然耶稣受难过程分别载於四本福音书,那麼顺理成章,作曲家可以选择任何一本福音作为他所创作的受难曲的经文依据。为方便识别,音乐界把採自不同福音的经文按福音名称分成四个版本,即《圣马太受难曲》,意指从圣马太福音取材的受难曲,而《圣马可受难曲》、《圣路加受难曲》和《圣约翰受难曲》,亦按相同方法处理。

  单以巴赫而言,四款的受难曲,都跟他扯上关係。然而,那并不是说,他亲自创作过四款受难曲。首先,当中的《圣马太受难曲》和《圣约翰受难曲》,的确是他亲作;《圣路加受难曲》经学者考证,断定非他的手笔。至於今次巴赫合唱团所选唱的《圣马可受难曲》,虽说也是巴赫所作,可惜乐谱早已散佚,仅余Picander为此曲所写的唱词,而今天所用的乐曲,是由后人尽量按照一些应可相信的旁证而重新建构。

  今次音乐会唱Koolstra版本

  由於后人只不过是凭藉巴赫作曲特别是创作受难曲的惯用手法而加以推想,而且在颇大程度上是自己“想当然”的建构,因此音乐界先后出现的版本倒也不少。单以最近二十年左右而言,就不下有十个。今次巴赫合唱团所选唱的是二○一七年荷兰管风琴家兼羽键琴家Koolstra所谱的版本。这个版本的特色是尽力以音乐营造全曲的戏剧成分。

  但凡受难曲,献唱的日子例必在受难日的该周之内。《圣马可受难曲》当然也不例外。据说一七三二年三月的受难日,巴赫在莱比锡举行这首受难曲的首演。此曲所用的经文,见於马可福音第十四及十五章。顺带一提,继巴赫合唱团在六月选唱Koolstra版本,蜚声合唱节(SingFest)将会在七月按此版本再演一次。不过,根据了解,两场合唱会有明显差别。前者以现代乐器伴奏,而合唱团规模比较大;后者则以室乐的合唱规模演唱,并採用巴赫时代所用的乐器。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篇幅比《圣马太》《圣约翰》小

  相对於其他两首常演的受难曲,《圣马可》篇幅较小,而合唱团的歌唱比重较大,佔全曲的三分一;反观《圣马太》只有五分一。此外,《圣马可》大部分曲词居然是循环再用,採自旧作。这种“炒冷饭”的行为,音乐界评之为省力苟且。

  儘管此曲在规模上和原创上逊於其他两首受难曲,但由於这个版本在港初演,值得捧场。

  编者註:香港巴赫合唱团“巴赫《圣马可受难曲》”音乐会定於六月二十三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