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尹丽娟陶艺亦真亦幻

2019-08-17 04:24: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陶瓷艺术家尹丽娟

  中国人的饮食器皿离不开陶瓷,鸡公碗、砂煲等是香港人爱用的食器,也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记忆。香港是否拥有一块培育陶艺的良田,一直是许多本港艺术家的探索方向之一。陶艺家、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助理教授尹丽娟早前获颁“2018艺术家年奖(视觉艺术)”,吸引不少人关注陶艺及其发展。近日她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分享其个人创作及教学的心得。/大公报记者 汤艾加 文、图

  尹丽娟从事陶艺创作二十余年,“如何思考陶瓷创作”是她不懈探索之方向。她以日本陶艺举例道:“他们陶瓷艺术的主要载体是器皿,陶瓷的艺术性与其自身的实用性有一定关係。若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出发,陶瓷的创作方向更宽阔,且不限於器皿。然而一直困惑我的问题是,陶瓷本身有它属於文化基础的身份定义,当创作的面向无限延伸时,到一个怎样状态,会令陶瓷失去原有的身份,譬如烧製前‘泥’的状态,在特定条件下是否也能称之为陶瓷呢?这是我一直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日常用品变陶瓷

  纵观尹丽娟的创作历程,她的作品多以系列式呈现,比如“脆弱书”、“有机书”、“化石书”、“重拾”、“今日予我我日用粮”等。她擅取材於日常用品,并将之转化成别具涵意的艺术创作,其中有些作品的系列延续数年。其作品的辨识度高,除了单纯的艺术实践,还蕴含了深刻的贴近日常生活的情感元素。尹丽娟专注创作多年,其作品甚少令人感觉她在刻意逢迎当代艺术市场的规则,反而更专注立足在陶瓷艺术的本身,并以此传递人情温暖,同时探索“艺术何价”。

  二○一七年十二月在坪石邨杂货店展出的“珍百货”,尹丽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汽水瓶、洗髮水、盒装柠檬茶等,以陶瓷形式将其形态複製,放入士多店的杂货架,观者感觉架上货物似是不同,又曾相识。作为“珍百货”的延续,她又将玩具如机械人、超人、鸭仔等变成陶瓷,策劃了“童真百货”展览,并将於香港艺术馆展出,其后计劃出售这批作品,将所得款项捐予慈善团体。

  港文化别样精彩

  尹丽娟常在陶瓷的物料、技术、与当代艺术关係等作新尝试,同时不希望自己走得太远。她也把这种思考延伸到教学中。她认为香港人即使日常熟悉陶瓷,但艺术的感知深受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在创作的方向甚少限於固有的形态,因此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她会以一定的概念启发学生反思陶瓷艺术。

  问及香港陶艺的发展空间,尹丽娟坦言:“有一定的限制,成本很贵。”首要的就是空间的限制,窰需要空间、储存瓷泥及陶瓷作品需要空间;其次是原材料,瓷泥仰赖进口。她相信,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都市,这种文化的独特性会在创作中有别样的精彩。她还说:“位於牛头角的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这裏有柴火窰和煤气窰,两种窰并存让学生在陶瓷的探索中会有更多的尝试。”

  艺术发展奖的颁发给予艺术家及后继者鼓励,对於不同类别的艺术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能得奖很激动,是对艺术家本人的肯定。”尹丽娟如是说:“我会继续我的探索方向,发掘陶瓷艺术可延伸的极限。”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