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艺道之行”展书画籲和平

2019-08-21 04:24: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区永熙(左起)、霍启刚、彭婕、邓海超、马浩文出席书画展开幕式并担任主礼嘉宾

  【大公报讯】记者刘毅报道:当前香港社会时局紧张之时,艺文界更需用创作传递正能量和前行的希望。香港文化艺术推广协会正在香港大会堂高座七楼展览馆举行的“艺道之行——水木清华邀请展”,展出二十六名本港年轻书画家的共八十多幅书画作品,一众年轻艺术家以书画呼唤和平,以艺载道,诠释水墨艺术精髓。展期至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五时。

  以艺会友 增进了解

  去年十一月,香港文化艺术推广协会安排三十位本地青年书画艺术家前去北京参观清华大学、遊览故宫、万里长城、圆明园等历史名胜,学习了解内地的历史、文化、艺术、经济,继而又参观博物馆,出席名家示範讲座等。参与交流活动的二十六位年轻书画家返港后创作一系列山水、花鸟、草书、篆书等书画作品,通过“艺道之行——水木清华书画邀请展”,向观众传达他们的所见所闻及艺术思考。

  中联办宣传文体部处长彭婕、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执行主席霍启刚、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区永熙、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人文及法律学院客席教授邓海超、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马浩文作为主礼嘉宾并出席开幕式。

  彭婕致辞时表示:“在如今的特殊时期,十分有必要表现中华文化之精神。”因此,她很感动能看到这麼多优秀年轻书画家的创作,他们在这个纷争之时为香港人带来另一种声音,以及文化信息。

  霍启刚认为此类文化交流工作适宜多做,“香港年轻艺术家去到内地,以艺会友,能增进对内地文化的了解,并通过艺术创作了解中国历史。”

  马浩文也道:“近几个月,香港发生了一系列暴力事件,此种书画展更显得可贵。艺术家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也能用创作做一些事,总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想法,观众也能通过欣赏他们的书画,停一停、想一想,令整个社会恢复百花齐放、互相包容的文明秩序。”

  冀香港恢复安定

  香港文化艺术推广协会会长刘若仪以草书书法《苏轼─水调歌头》、梅花主题画作《香如故》、《月梅》等,既是为了应景下月中秋节的“人月两团圆”,更重要的是以不畏严寒的梅花寓意香港社会终会恢复安定和繁荣。

  她评价此次年轻书画家北京行时说:“这班年轻书画家均在本地画坛小有名气,今次去到北京,遊走历史遗迹,了解八国联军毁坏圆明园、抗日战争史时都十分有感触。可以说,这次的活动以文化入手,令年轻人了解家国历史,端正对祖国的认知,继而影响其他人。”

  香港艺术家孔繁杰於二○○八年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回港,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现为多间中小学和画室的绘画班导师,其今次两幅作品《守护中华》、《银杏寄语》,以好似“墙中画”的构图勾勒北京故宫及圆明园遗址,“这次并不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但却是第一次参观圆明园等历史古蹟,通过这些断壁残垣,我感受到八国联军入侵时的中国惨状,故而我在创作《守护中华》时以故宫宫殿门前的石狮子象征守护,希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外敌不敢犯境。”

  本地水墨画家何纪岚参与北京行后亦是收穫颇丰,其创作的水墨作品《深黑印象》、《丝路行中》,以鲜明的黑白对比象征阴阳,诠释中国道家哲学观,提及行程感受,他认为有助增强对内地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其父、香港水墨画家何百里亦在展览现场告诉大公报记者:“香港年轻人应加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将力量用在正途。” 图: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