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紮作火龙“降临”中秋坪輋

2019-09-10 04:23: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坪輋“中秋紮火龙舞火龙工作坊”一景

  【大公报讯】记者刘毅报道:又是一年中秋节,除却赏月食月饼,香港还有舞火龙的习俗,以祈求合境平安。就传统而言,大坑、薄扶林都是传统舞火龙的举办地,而在新界坪輋村,主办机构和一班志愿者及村民,不仅从四年前就开始在坪輋举办中秋舞火龙,今年更举办“中秋紮火龙舞火龙工作坊”,吸引一众远离乡村的城市人,走进新界坪輋村,感受传统手工艺之魅力。

  “新传统”凸显风土人情

  从八月二十四日开始,每逢周末,主办方分别举办“巡遊公仔紮作班”、“火龙紮作班”、“舞火龙探访老人院”和中秋节正日的“舞火龙”和翌日的“音乐会”和“化火龙”。活动搞手之一是本地摄影师蔡旭威,他从二○一六年正式在坪輋村号召举办舞火龙活动,今年首度举办接受公众报名的公开工作坊,蔡旭威说:“通过舞火龙,大家在人月两团圆的时节,会重拾乡情。村外人也能通过参与活动,关注到这块土地的风土人情。”

  大公报记者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周末来到位於打鼓岭的导赏中心,现场已有近三十名参与者,发起人、义工正在耐心、细心传授紮作技艺,市民听得认真投入。不少人是先从小龙头紮起,先形成一个紮火龙的基本概念;亦有一部分参加者一遍遍耐心地在龙头上绑紮稻草;更有小朋友互相追逐,比较谁製作的“龙珠”更漂亮……待到中秋时节,他们协力完成的舞火龙会绕村行一圈,以火龙的“新传统”,传递对安宁的企盼。

  手工技艺弘扬节日文化

  “製作火龙的工序十分考究,是次参加者就地取材,从村中收集製作火龙使用的稻草,整个过程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关係。”有份参与指导的史嘉茵边向公众传授紮龙头技艺,边同记者介绍,火龙製作过程先以麻绳紮成龙骨,再用稻草紮龙鬚和龙身部分,“将稻草紮成一捆时,一定要捋出稻草的杂质,故而十分考验人的耐心,有助於在今后的人生中养成不急不躁的好习惯。”

  今次活动,“艺术到家”和“长春社”的成员和实习生均来工作坊帮手,他们认为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於传承手工艺技艺,更传递出对於环保及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视。

  参与者不乏年轻人和小朋友的身影。正在攻读艺术学位的林小姐称,自己一直对传统工艺很感兴趣,只是平日没有机会接触,这次可以在此了解传统手工艺製作,感到十分难得。梁太也是为了让两个女儿了解本地手工艺,才带她们参加,虽然两个女孩一个十一岁,另外一个七岁,已对紮作很有心得:“一定不可以太大力整竹篾,会断掉,要专心致志慢慢来。”

  报名工作坊可浏览网址:www.art-mate.net/doc/54657。

  图片:大公报记者刘毅摄

点击排行